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美國《市場觀察》1月24日載文《如何從中國通脹中獲利》,摘要如下:
中國上周證明了數字高有時可能是壞事。在四季度中國經濟無視降溫措施、出人意料地加速增長後,市場目前沒有出現季節性的反彈,而是開始預測春節時會再一次加息。
外界仍然擔心有關部門沒有控制住經濟,擔心經濟的更快增長意味著更高的通貨膨脹。12月份降至4.6%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沒有帶來任何安慰,因為不久後《中國證券報》就預測CPI將很快觸及6%。
通脹仍是投資者、家庭和很多企業擔憂的一個重要問題。無論官方政府數據怎麼說,物價是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也是工人、企業和投資者行為的一個重要信號。隨著工廠工人實際工資下降,工人紛紛辭工;而當利潤率降低時,企業也紛紛停產。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說,一個需要注意的新行為是企業越來越多地用自動機械取代工人──沒錯,即使是在中國也是如此。
對於中國的製造中心廣東省的工廠工人來說,上漲的物價意味著掙到一份值得讓他們留下來工作的工資變得更加困難了。有一個說明勞動力市場緊張的個例是,據說一些工廠主向工人提供回家過年的往返火車票。否則,他們就不要指望工人們在兩周的春節假期之後會回來工作了。
其他工廠主則幹脆準備舉手投降。《南華早報》上周報導,深圳市政協香港委員代表林立方(Lam Lap-fong)說,廣東30%的香港工廠在春節過後不會復工。他沒有把這歸咎於上周宣布的將廣東省最低工資上調19%至人民幣1,300元的提議。他說,大部分工廠已經開始支付每月人民幣2,000元的工資,卻仍然難以留住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