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私募基金悄然集結 千億外資伏擊中國樓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9 22:54:22  


  2010年下半年以來,海外資金與國內房企合作、注資開發項目案例大量浮出水面。據保守估計,去年進入國內房地產業的外資總量已超過1500億元 

  當地產商的融資渠道逐一被“設限”後,“另一扇窗”正在被敲開。擁有“海外關係”的房地產企業開始利用外資布局國內樓市。2010年下半年以來,海外資金與國內房企合作、注資開發項目的案例大量浮出水面。保守估計,去年進入國內房地產業的外資總量就已超過1500億元。

  “走FDI途徑、實行基金化運作,是外資進入國內地產項目的主要特點,而外資投資的項目絕大部分是商業地產。”陽光股份(7.48,0.05,0.67%)(7.43,-0.02,-0.27%)(000608)副總裁楊寧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表示。

  通過將資金分解到國內各省市外商直投項目的額度內,或者通過境外紅籌公司的票據融資,包括主權基金在內的海外資金正在潛入國內房地產業。這類外資多數以有限合夥人的身份出現,並投資於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項目。“為分享中國城市化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收益,這類外資沉澱的期限很長,而國內很多開發商也都在試圖打通這一私募融資的渠道。”業內人士坦言。

  “合謀”主權基金 

  “境外資金尤其是東南亞的主權基金,很看好中國的持有型房地產物業。2003年以來,包括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公司(GIC)在內的多只主權基金已紛紛進入。”楊寧介紹。

  謀求長期穩定收益的外資與“求錢若渴”的國內地產商一拍即合。與Pre-IPO時的財務投資不同,進入房地產領域的外資在股權層面更側重於控股權。

  2007年4月,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公司設立特殊目的公司(SPV)Reco Shine Pte Ltd,認購陽光股份非公開發行的1.2億股股票,獲得29.12%的持股比例,成為陽光股份的控股股東。隨後,陽光股份與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公司在土地開發和項目運營上開始“出雙入對”。2008年以來,陽光股份共斥資逾30億元相繼收購家世界18個物業組成的資產包等項目,其相當一部分資金來源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單與主權基金有合作的國內房企就有10餘家。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角色類似於中國的中投公司,主要負責運用部分政府的外匯儲備進行對外投資。目前,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除了與陽光股份合作外,還與首創置業、凱德置地等公司有合作。

  “在具體項目的運作上,我們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共同出資設立公司,我們負責實際運營,因此充當GP(普通合夥人)的角色,而新加坡政府投資則充當LP(有限合夥人)。收益方面,除了按股權比例分成外,我們還享有商業管理收入。”楊寧介紹。

  在陽光股份目前運營的商業項目中,除北京地區的6個項目外,其餘項目大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資控股。以家世界資產包中位於天津的5個項目為例,新加坡政府投資的持股比例達到了90%。

  “外資通過當地的FDI額度進來,分解成5個項目公司用來收購具體項目。我們則認購項目中的部分股權。但項目公司的具體運營則由我們全權負責。”楊寧表示。2010年上半年,陽光股份商業物業租賃收入達1.11億元,資產交易服務及運營管理費收入1871.2萬元,增長顯著。

  目前,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政府投資基金均通過類似途徑進入中國。而萬科、中海、華潤、富力、金地、龍湖等國內一線房企的項目中也都有外資的身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