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歷史學家高度評價孫中山 也有缺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3 00:29:38  


歷史學專家周佳榮在孫中山紀念館做演講。 (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實習記者 黃蔚報道)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周佳榮就“共和國的追求和挫折——從辛亥革命看民族復興之路”做了專題講座。該講座主要追溯了孫中山從創立三民主義到維繫共和國之間艱難的奮鬥過程。

  周佳榮表示,辛亥革命是在社會矛盾長時間激化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經過各種革命刊物反覆教育群眾,形成了成熟的社會氛圍,才得以成功革除腐敗的清政府。“但當下,在21世紀,很多情況已不能和100年前相提並論。”社會更需要的是合作的態勢,是穩步向前的發展。

  周佳榮在其講座中高度評價了孫中山對中國社會進步作出的不懈努力,但也客觀指出其三民主義中狹隘民族主義的缺點。反滿清建共和國並沒有消除社會的矛盾,而只是把漢族凌駕在其他民族之上。“這並不是民主。”

  此外,周佳榮還高度稱讚了蔡元培對中國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他表示,蔡元培提出的“兼容並包”思想加速了社會民主的進程,為中華新式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礎。

  在被聽眾問及如何評價汪精衛時,周佳榮說道,“我們應該客觀評價他對社會帶來的貢獻和危害。”周表示,汪精衛一方面是一個堅定的革命分子、是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同時,又是一個原則不夠強的政治家。正是因為後者,才使得他後來與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共和國理念背道而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