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從地震和海嘯中學到了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4 00:16:32  


著名日本木版畫《神奈川巨浪》,由Hokusai Katsushika (1760-1849)所作,描繪了一陣巨大的海浪撲向載著漁獲去市場的漁船,同時這幅畫作也經常被解讀為因地震而引發的海嘯
  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實習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日本3月13日將11日發生在東北部海域的地震震級由8.8級上升到9.0級。這場“世界觀測史上最高震級”的地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並且引發了深刻的思考。美國基督教箴言報刊文從這次地震出發,回顧了1923年東京大地震以來日本在抗震方面的種種努力與思考。

  日本在週五地震和海嘯中的反應可能為地震國家們上了一課。然而自1923年一場7.9級幾乎摧毀整個東京的地震後,日本人一直在努力為下一場“更大的”地震作準備。

  1923年9月1日午後,地震來襲。整個東京在一種Uchibaba先生一輩子都忘卻不了的恐懼中顫抖。

  瓦片四濺、廊柱傾倒、大火肆虐,Uchibaba被掀翻在地,一只似乎感知到地震來襲的熊,逃出了籠子,抓撓著他的胳膊。“根本無路可逃,”Uchibaba回憶道,“我爬到河裡,抱著一根木頭直到地震結束。”8歲的Uchibaba,目擊了燃燒了整整三天的東京,這場地震中,有14000人死去,包括他父母。這場地震的震級,隨後被估計為里氏7.9級。

  隨地震波而來的劫難,是如Uchibaba一般的幸存者和日本政府所不願意讓日本人忘記的。

  為了保住對1923年災難的記憶,官員們希望日本人民除了等待“大家伙”的到來,還應該做得更多。

  作為災難的親歷者,Uchibaba在家里擺放了一座設置有1923年地震確切時間的鐘。每年9月1日,他和其它的幸存者還會去寺廟和博物館回憶那次大地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