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核災處理 國際湧現質疑聲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8 07:46:30  


福島核災危機不斷升高(圖為核電廠反應爐機組幾天前爆炸前後對比)
  中評社台北3月18日電/由於日本福島核災危機不斷升高,國際開始湧現對日本政府的質疑聲浪,包括應變速度太慢、低估輻射外洩的嚴重性、未控制住核電危機任其一再擴大、信息混亂與透明度低、政府與核電廠互踢皮球卸責等。 

  俄羅斯《消息報》16日引述俄羅斯國營核能企業Rosatom看法,認為東京電力公司在核電廠反應爐機組爆炸後,在大量具放射性物質飄散在空氣中時,並未立即為反應爐灌水冷卻,“反應速度太慢”。同時,日本政府遲遲未向曾處理過車諾比爾核災的核能專家發放簽證,使俄核能專家無法即時提供協助。 

  美建議擴大疏散範圍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主席賈茲柯(Gregory Jaczko)分析日本核災信息,暗示日本政府低估了核電廠輻射外洩的嚴重性,耗乏燃料棒池中已經沒有水,輻射量非常高,這可能影響採取補救措施的能力。美國建議,應擴大人員疏散的範圍。 

  歐盟能源事務專員厄廷格(Guenther Oettinger)16日在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表示,他對日本遏止福島第一核電廠災難發生的“權宜之計”感到“不可置信”,福島核一廠“實際上已經失控”。 

  厄廷格說,“未來幾個小時那裡可能出現進一步災難性事件,對日本人民生命造成威脅”,現在的情況全得“聽天由命”。 

  歐盟委員會官員承認,有關福島核電廠情勢的直接訊息有限,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日本政府訊息和媒體報導。厄廷格說,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之間存在“分歧”,兩者發表的聲明越來越不同,他對此表示擔憂。 
 
  應邀國際專家評估 

  旺報引述德國之聲指出,造成日本目前信息混亂有兩個原因,即負責核電廠運營的東京電力公司竭力淡化事態的嚴重性,而政府試圖保全面子卻未能有效率統合處理。日本首相菅直人應該儘快邀請國際專家參與評估,否則等到無法進入核電廠時就太晚了。 

  《紐約時報》評論,國外核子專家、日本媒體、及憤怒情緒的日本民眾,都對日本政府及核電廠沒處理好這次危機感到挫折,因為那些相互矛盾的報告、閃避性的發言、以及一再拒絕告知細節的舉動,使人懷疑政府相關人員在隱瞞掩飾這次核能危機。


    相關專題: 日本大地震 福島核危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