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產業如何應對日本大地震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00:15:52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的文章說,震級創造歷史紀錄、號稱“1200年一遇”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截至當地時間18日19時,已確認造成6911人死亡,10316人失蹤;此外,還造成日本社會生活和生產、交通體系陷入混亂,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等大型企業部分停產;由於福島核電站發生幾次爆炸引發的核洩漏,還會更大地衝擊日本社會和經濟。

  由於日本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工業大國和出口大國,這場大地震必然對世界經濟和產業產生巨大的衝擊。作為日本的近鄰,作為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之一,中國經濟產業所受波及不可忽視。為了幫助日本人民盡快完成救災和災後重建,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作為一個產品包羅萬象的“世界工廠”,中國應當而且也能為此發揮較大作用。

  爭取擴大工程建築市場

  首先,除了災後混亂時期的生活需求之外,日本大地震還意味著巨大的重建需求。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建材、鋼鐵生產國,作為全世界建築市場最大的國家和名列前茅的建築工程服務輸出國,我國相關產業可望從中獲得一定份額。

  為了讓我國企業最大限度利用這一需求,充分發揮我國相關產業質優價廉高效等優勢為日本災後重建服務,除了在物流、通關等方面要加快推進實施貿易便利化之外,我國政府尤其需要在推動日方擴大工程建築市場准入方面多下工夫。從日本自身利益出發,適度擴大工程建築等市場的准入,以此爭取時間降低重建成本,也是合理的。須知,即使不考慮挽救生命等其他因素,僅僅由於財政赤字和公債占GDP比重居發達國家首位這一點,日本政府也應該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重建成本給予足夠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