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利比亞局勢動蕩 中國企業損失巨大難以估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10:14:06  


 

  賠償或借助聯合國機制

  22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表示,商務部已經著手展開在利中資企業評估工作,專家分析,這將為下一步追償做準備。

  據秦鴻國介紹,按照慣例,這些損失將由聯合國成立的賠償委員會強制戰爭發起國賠償。賠償對象包括遭受戰爭損失的各國個人、企業、政府和國際組織。

  1990年伊拉克出兵科威特之後,聯合國就是利用這一機制進行賠償。賠償金來自伊拉克政府的石油收入,由位於瑞士的賠償委員會將申請賠款成功的個人、企業、政府和國際組織分發。至今伊拉克已經歸還307億美元,最近一筆還款發生在2010年10月,9家科威特企業和國際組織得到了9.5億美元還款。

  上述戰爭賠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聯合國第692號決議,但伊拉克的案例能否對利比亞適用上不得而知。“因為戰事前途不明朗,利比亞新政府誰來領頭也不清楚”。此外,這類賠償也並非100%理賠。

  不過,部分企業應能得到政治風險擔保賠償。中國唯一一家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有限公司近日就向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支付利比亞工程承包項目信用保險賠款逾2億元。而受到影響的當地中資企業大部分參加了該類保險。

  建言安保策略

  多位曾駐北非-中東國家的中國大使稱,中國企業在此次區域動亂中遭受損失暴露了中資企業在應對地區動亂上準備不足。

  “這個問題已存在20餘年”,秦鴻國曾於90年代任中國駐科威特大使,親歷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據他介紹,中國外交部早在當時就警告國內企業警惕海外投資的政治風險。

  秦鴻國向企業建議,在政局動蕩的國家,平時要備戰備亂,制定詳細可行的預案,內容應包括撤離路線、各工地聯絡人和電話號碼。駐外中資企業負責人要清楚自己的員工人數和分布、安排好應急車輛。對外輸出的勞務工人要自己妥善保管護照,不要交由老板或他人管理。

  前中國駐盧旺達大使黃舍驕指出,搜集安全信息也格外重要。今年1月中旬,他就從媒體上發現利比亞有暴民搶占未收工住宅的情況。如果在利比亞各地的中資企業能夠及時向使館匯報這樣的情況,那麼中國的危機應對將更加從容,黃舍驕說。

  此外他指出,通過利比亞的事情,未來中資企業在競標項目時,要在合同中加入安全成本,不要一味搶以壓低成本贏得合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