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低調介入利比亞 美國轉變領導世界方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5 14:25:16  


 
  首先是法國政府對突尼斯和埃及的政局判斷連續出現失誤,兩次站到了當權者一邊,薩科齊的民意支持率下降到19%。對明年將面臨大選的薩科齊來說,如何扭轉民意已成當務之急。面對利比亞的動蕩,薩科齊擔心重蹈覆轍,於是在兩周前就高調宣布,承認在班加西的反對派委員會為利比亞人民的合法代表,並引起歐盟成員國不滿。可到了本月19日,利比亞政府軍已打到距班加西5公里處,擊敗反對派只差數小時。薩科齊再次面臨被遺笑天下的窘境。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薩科齊未等巴黎會議作出決議,就下令法國空軍前往轟炸。後來,法官員也證實,即使沒有巴黎會議的決議,法國也會轟炸利比亞,要阻止政府軍攻占班加西。因為薩科齊已將自己的命運與反對派的命運綁在一起。

  其次,薩科齊近年一直在推動地中海聯盟建設,想讓法國當頭。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中,只有卡扎菲反對最起勁。薩科齊當時支持突尼斯總統本.阿裡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原因之一就是他倆是薩科齊“地中海聯盟”的積極支持者。他倆倒台後,如果留下卡扎菲繼續反對,法國在地中海當頭的想法就可能無望。還有,卡扎菲2007年訪法時,薩科齊給了他面子,他也承諾要給法國近150億美元訂單。可許多訂單迄今仍是空頭支票,使薩科齊感到不爽。

  另外,這幾年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實力不如德國的法國,在歐盟和國際舞台上處處感到聲音引不起共鳴,其主張也很難在歐盟貫徹。美國的猶豫,使薩科齊看到了重振法國領導地位的機會。於是,就有了法國這幾天的表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