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西方軍事打擊利比亞 目的威懾全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6 09:40:50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新華網發表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的文章,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白煙尚未散去,利比亞的戰火又衝天而起。然而這場戰事給筆者最初一個最大的感覺,就是“亂”。 

  首先,這場戰爭是由誰來主導?在很多媒體報道中,法國對設立禁飛區,實施對利比亞當局的軍事打擊是最起勁的。考慮到法國在北非地區的某些傳統利益,一般認為法國成了這場戰爭的主力軍。

  然而當我們仔細梳理一下資料,就會發現。在這場“群毆圍攻”中,法國根本算不上是挑頭的。這裡要澄清一點的就是,震驚世界的“奧德賽黎明”行動計劃,裡面根本就沒有法國的事。法蘭西的特有“高傲”再一次顯露無遺,儘管它已經回到了北約,但由於國力軍力的限制,根本無法奪取北約部隊的實際指揮權。因此在這次軍事打擊利比亞的行動中,法國是另起爐灶的。他的行動代號是“哈馬坦”,實際含義就是從非洲吹過來的一種幹燥的貿易風。

  儘管法國在“哈馬坦”行動中出動了大批軍事力量,包括16架陣風戰鬥機(其中含有8架戴高樂號航母陣風M艦載機)、12架幻影-2000、1架E-3F預警機、2架E-2C預警機在內的大量作戰飛機以及唯一一艘航空母艦,但和美國主導的“奧德賽黎明”計劃無法相比。

  美國不但派出了法國根本沒有的B-2戰略轟炸機,各種第三代主力戰機就將近30架,而美軍主導下的比利時、丹麥等北約盟國,也總共出動了將近40架F-16及幻影-2000戰鬥機。即使陣風這種所謂的三代半戰機要領先美國現役F-15、F-16,但是在攻擊利比亞這種幾乎沒有對抗能力的國家,效果基本相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