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改委擬根據區域劃分制定差別化政績考核指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09:49:42  


 
功能區劃分將突破行政界限

  將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的做法,來源於“十一五”對節能減排任務的推進。“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成為地方政府的硬性指標之一。為此,國務院後來還專門印發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不僅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還建立了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同樣參考節能考核的體系,國家發改委還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立起多層次的地方政府考核體系。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稱,“十二五”期間,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將分三個層面,一個是由相關部門從政治層面,將具體指標作為地方政府的業績,進而作為選拔地方幹部的一個重要依據;第二是將邀請國外評估機構對地方政府對“十二五”規劃的具體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而最終全國人大還將根據總體完成情況進行評估。

  長期以來,中國對地方發展的政績評估指標主要是圍繞著GDP增速、投資規模和財政稅收等偏重反映經濟數量和增長速度的指標,這種單一的考核體系,造成地方發展唯GDP的發展模式。相比之下,節能指標、就業、收入增長等更能反映民生問題的指標被忽視。類似一根指揮棒,中央對政府的績效考核,將直接決定地方發展理念的轉變。國家發改委人士說,國務院正在要求相關部門抓緊制定有利於轉變發展方式的績效評價和具體考核辦法,有一點已經很明確,就是要弱化對GDP的評價考核,而強化對結構調整、民生、節能、環保、公共服務等指標的考核。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課題組調研的結果稱,我國目前至少已經有三分之一的省市建立了績效評估制度。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國土規劃研究室副研究員張慶傑認為,“十二五”期間,政府應該使主體功能區成為我國區域政策體系中調控空間開發格局相關政策的主要載體,發揮出其基礎性的功能和作用。因為主體功能區劃分,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省級、地市級行政區的界限,更多地考慮了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