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目標:到2015年人均GDP達2萬美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31 11:38:34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100億財政資金扶持新興產業

  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積極培育節能環保、海洋經濟、航空航天等產業。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產業專項資金扶持計劃。完善產業支撐體系,重點佈局建設12個服務功能突出、產業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打造一批產業鏈關聯效應明顯的集聚區。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扶持資金累計超過100億元,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以上,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基地。 
 
  【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設保障性住房24萬套

  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的機制。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資標準,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大對壟斷行業薪酬分配的監管力度,切實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切實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給能力。"十二五"時期,籌集和建設保障性住房24萬套,形成廉租住房、公共租賃房、安居型商品房和貨幣補貼相結合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覆蓋面,逐步將中低收入群體和各類人才納入供應範圍。加大政府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運營。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居民住房消費能力。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嚴格規範准入、退出標準。

  【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

  規劃建設港深西部快速軌道

  強化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以深港合作、珠江三角洲一體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國-東盟合作為重要平台,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區域合作與國際競爭。

  促進深港融合發展。以前海為載體推動深港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在粵港澳合作的總體框架下,利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平台,進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努力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全面完成前海填海和土地整備工作,高標準建設與產業功能定位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加快前海保稅港區建設,規劃建設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線項目,積極開展前海口岸建設的前期工作,初步形成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標誌區。到2015年,初步具備亞太地區現代服務業重要基地和生產性服務業中心的功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左右。

  【大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100萬

  把社會建設擺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創新社會管理,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培育發展和規範社會組織,全面提高社會管理水平。

  控制人口規模過快增長。創新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實施產業、人口、城市空間三方聯動調控,建立"以證管人、以房控人、以業擇人"的新型人口調控機制,全面推進人口分區域調控指導性計劃,力爭實現實際管理人口總量有所下降。全面推進居住證管理制度和房屋編碼卡管理制度,實施居住證與租賃許可的有效聯動,實現人屋對應動態管理,提升人口精細化管理水平。到201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100萬人以內,非戶籍人口居住證和出租屋管理覆蓋率達到98%以上。

  推進戶籍政策創新。有序擴大戶籍人口比重,加大在深暫住人口身份轉化工作力度,建立居住證制度與戶籍制度的銜接機制,拓寬來深從業人員積分入戶政策覆蓋面,探索開闢"居住證+社保"等新型遷戶渠道。暢通技術技能遷戶、投資納稅遷戶渠道,適度優化政策性遷戶條件,推動戶籍政策與養老保險、人事調配制度的聯動改革,消除人才入戶障礙。到2015年,戶籍人口達到400萬人。

  【加快特區一體化發展】

  高標準建設六大新型功能區

  以經濟特區範圍擴大為契機,瞄準國際一流標準,全面推進特區一體化建設。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開發新型功能區,培育經濟發展的區域增長極,形成科學發展的示範新區。加快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光明新區、坪山新區、龍華新城、大運新城、大鵬半島濱海旅遊度假區六大新型功能區開發建設,立足優勢、突出特色、差異發展、統籌推進,促進區域整體性開發、組團式發展。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重點推進鹽田港後方陸域片區、寶安鬆崗片區、龍崗深惠路沿線等重點區域的城市更新。到2015年,完成城市更新用地規模達到35平方公里,初步完成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築和違法用地的處理,基本完成福田、羅湖、南山、鹽田的城中村改造或轉型整治,基本完成寶安、龍崗、光明、坪山主要地區的城中村整治。

  積極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實現用地增長模式由增量擴張為主向存量改造優化為主的根本性轉變。以前海、光明、坪山等區域為試點,加大重點開發區域和重大項目用地的土地整備力度。到2015年,力爭通過土地整備釋放15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