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應以清明節為中華感恩節 需要國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3 23:59:5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作為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又受到衆多海內外華人的祭拜。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古時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上巳是農歷三月三也鄰近清明,唐以降都融匯入清明節。

  清明節的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緬懷先人,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

  生命清明

  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這是人類永恒的疑問,這是潛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問。當站在親人墓前時,這問題就油然浮現。因而,清明節就試圖來處理生與死的聯繫、連接、溝通,接觸到對人的終極關懷,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識的中華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總是把人們對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導到對此岸世界的經營。把對“天國”、“冥界”的期待,引向現實人生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營造自己身邊和現實社會的人倫和諧。

  物質生命有限而無法永存,精神生命卻無限而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續?我們的祖先講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什麼樣的人生能夠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中華民族的人生價值取向。“汗青”就是史書,青史留名就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

  為此,我們祖先創造了發達的史官文化系列,大者有正史、斷代史,中者有府、州、縣各級的地方志書,小者有族譜、家譜、個人傳記、行狀、墓志,還有數不清的野史筆記,都記錄人的懿行嘉言,留名傳後,發揚優秀精神傳統。不忘往者,激勵生者,培養來者。紀念先人同時也是希望後人不忘自己、紀念自己,這種意念也就會激勵自己,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於“三不朽”的首位,就從這方面說也是有道理的。通過清明節的緬懷,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洩和道德生命的傳承。

  有限的現實世界與虛擬的無限世界, 二者之間需有精神溝通的平台,清明節的種種儀式和活動,遂應需而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