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刊登江澤民新作《滿江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1 11:10:35  


  
  江上青(“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 

  據新華社報道,江上青,原名江世侯,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奠基人之一。1911年4月10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1927年考入南通中學,受劉瑞龍、顧民元等人的革命思想影響,當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夏轉入揚州中學,同年冬因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1929年7月出獄後,改名江上青,考入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上海“藝大”地下黨支部書記,繼續從事地下學運工作。這一時期,他還積極參加上海的革命文化活動。1929年12月,江上青在上海參加黨組織的秘密會議時再次被捕,一年後帶著一身疾病出獄。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侵略和國民黨當局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深重災難,江上青義憤填膺,飽含激情地寫下了長詩《前進曲——東三省事件》。這首詩作,在當時曾廣為流傳,起到了喚醒民眾、鼓舞抗日鬥志的積極作用。此後,江上青與一批熱血青年先後創辦《新世紀週刊》《寫作與閱讀》《抗敵週刊》等刊物,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抗日救亡、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思想,傳播革命和抗日的火種。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他發表長篇散文詩《盧溝曉月》,表達了抗日救國的激情。在全國性抗戰爆發的形勢下,江上青等人組織成立了“江都縣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從江都出發,溯江而上,廣泛開展抗日宣傳,組織動員民眾參加抗日鬥爭。1938年8月,江上青遵照黨組織的指示到安徽,在中共安徽省工委領導下,參加了安徽省抗日民眾動員委員會的工作,在大別山區開展抗日宣傳。當時,武漢《新華日報》發表特派記者章漢夫的文章,對江上青等人的抗日宣傳工作給予了熱情的讚揚。

  1938年秋,皖東北地區被日軍佔領後,中共安徽省工委宣傳部長張勁夫代表黨組織,決定成立皖東北特別支部,任命江上青任特支書記,派他帶領一批共產黨員到皖東北開展工作,與國民黨安徽省第六行政區專員公署專員、第五游擊縱隊司令盛子瑾建立統一戰線,負責開闢皖東北抗日根據地的準備工作。到達皖東北後,江上青先後擔任國民黨安徽省第六行政區專員公署秘書兼保安副司令、第五游擊縱隊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在皖東北,江上青等利用合法身份,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推動創辦皖東北軍政幹校。他親自編寫教材,為軍政幹校學員講課、作報告,在學員中培養了一大批抗日幹部。他還推動創辦《皖東北日報》和抗日文化服務社,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積極發展黨的組織,推動建立和壯大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這些都為皖東北抗日根據地的開闢創造了重要條件。經過黨組織和江上青的艱苦努力,皖東北出現了生氣勃勃的抗日救亡局面。

  隨著鬥爭形勢的發展,1939年3月,中共皖東北特委成立,楊純任特委書記,江上青為特委委員。特委成立後,積極協助中共豫皖蘇省委書記兼八路軍、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主任張愛萍等,進一步推動皖東北國共合作、團結抗戰局面的形成,創建皖東北抗日根據地。

  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遭地主武裝伏擊,在安徽泗縣小灣村壯烈犧牲,年僅28歲。(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