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新華網東京報道,日本政府擬定的福島核電站事故賠償草案21日浮出水面,其關鍵在於新設“核電站賠償機構”,集公私之力向東京電力公司提供賠償資金支援。此舉無疑是想避免東電因巨額賠償陷入破產或被迫“國有化”,給日本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更大混亂。但是,誰來為東電埋單目前引發了廣泛疑慮。
分析人士認為,歸根結底,東電投資者乃至日本國民都逃不開為這家大型企業的巨額賠償賬單埋單。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長期化已不可避免。東電不久前拿出6至9個月內穩定事態的時間表,但最樂觀估計也需十年之久方可實現徹底廢堆。核洩漏事故不僅使核電站周邊居民和企業深受其害,福島縣及其鄰縣的農業、漁業、旅遊業等各行業也蒙受巨大損失。當地農協、漁協已向東電提出賠償要求。可以說,如無外力支援,僅賠償金一項就可置東電於破產境地。
然而,在日本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廣泛的影響等種種因素難容東電破產。
首先,從特殊行業性質和地位而言,東電可謂日本經濟一大“巨無霸”。東電發電量占日本全國40%,掌握著日本關東地區的經濟命脈,這一壟斷地位決定了東電的不可替代性,不可能像普通公司一樣說倒就倒。
其次,東電經濟影響力不容小覷。從資產規模看,2009年度數據顯示,在非金融保險類企業中,東電總資產規模僅次於豐田汽車公司和日本電信電話公司。此外,東電龐大資金的觸角也滲透到日本經濟各個層面,是多家大公司的大股東或主力股東。本月17日,東電會長勝俁恒久稱,東電計劃變現日本第二大電信公司KDDI股票以補充資金,消息一出KDDI和其他數家東電持股的大公司股票應聲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