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國的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4 00:07:10  


 
  位於首都吉隆坡的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是馬來西亞最權威、最大的博物館。博物館主樓大門兩側是兩幅巨型壁畫,由彩色瓷磚拼成,連起來約有60米長,講述了馬來西亞發展的重要歷史。右起第一幅壁畫是印度梵天神像,表明印度教的傳入,接著就是鄭和船隊到馬六甲時的盛況。畫上數艘寶船揚帆海上,雄偉壯觀,其中幾艘寶船懸掛著大旗,旗上的“鄭”字清晰可見,迎風飛舞。在畫面上方,是鄭和首訪馬六甲的年份——“1409”。

  作為雲南老鄉的鄭和,他600多年前的友誼之旅使雲南和印尼、馬來西亞仿佛具有了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當然,擁有“血緣”的不僅僅是鄭和。在東馬的沙巴,亞洲時報社社長、拿督張丹華先生就告訴我們,沙巴有一個少數民族其祖先很可能是雲南的佤族。

  印尼米南加保人祖先來自雲南則是確定無疑的。印尼一家主流華文媒體的總編輯以肯定的口吻說:“米南加保人的祖先確實是來自中國的雲南省,這在印尼的史學書籍裡早有記載。”

  印尼米南加保族,人口約600萬,占印尼總人口的3.4%。據印尼史學資料記載:公元前500年,米南加保人的祖先從雲南省南遷,他們千里跋涉,歷盡艱辛,經中南半島、越馬六甲海峽遷徙到蘇門答臘島西部地區定居。至今他們的很多風俗民情和生活習俗都可以在雲南省的一些少數民族中找到。

  米南加保族歷史悠久,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有很多美麗的神話和傳奇故事。米南加保族名(Minangkabau)的來由,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在印尼語中,“Minang”是 “勝利”之意;“Kabau”則是“水牛”。相傳古代米南加保族與鄰族發生領土糾紛,眾人提出了一個建議:雙方各挑一頭水牛,讓它們相互搏鬥,哪個民族的水牛被鬥死了,哪個民族就算輸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