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石化暫停成品油出口被指粉飾太平轉移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2 22:49:29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數日前,中石化集團對外宣布,儘管成品油出口效益較好,但是為保障國內供應,除保留供香港、澳門地區的基本資源需求外,中石化已暫停向其他地區出口成品油。

  經濟觀察網報道,乍看上去,一直因為行業壟斷飽受詬病的中石化這次終於覺悟。不明就裡的圍觀群眾們也在歡呼:關係國計民生的央企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保國內油品供應。但事實背後真相是,暫停出口只不過是中石化在輿論重壓下的粉飾太平、轉移矛盾的公關伎倆,我們更應當扯下這塊遮羞布。

  首先回顧一下近期中石化集團見諸報端的負面消息:4月11日,網絡爆出中石化高價購買價值百萬元茅台酒的酒單和發票。之後,中石化低價拿地,動用8億元建造超五星級賓館的消息也被曝光。就在輿論和網民口誅筆伐之際,一則新聞突然出現在公眾眼前:中石化為保證國內市場供應,暫停出口成品油。

  緊接著,又一則消息出台,剛剛履新的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針對廣東石油違規購買高檔酒事件指出:立即在全系統全面開展自查自糾,通過此事,舉一反三,抓好整改,對超標準、超規定的行為,都要進行認真徹底的整改,樹立中國石化負責任的國有企業良好形象。

  這似乎是一次成功和完美的危機公關實驗,也能看成是一種另類的“進步”。曾經國有企業在面對負面新聞的態度多是一言不發或者閃爍其詞,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如今的中石化放下身段,不僅擁有專門的公關公司,制定各種突發事故媒體應急預案,甚至之前還有媒體報道稱,中石化花錢雇傭“五毛黨”在網上為中石化叫好。

  加強對外宣傳,與媒體溝通並沒有錯。但面對企業內部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不去解決,一味只是粉飾太平就是錯上加錯了。更何況,中石化這次危機公關選擇的新聞點本身就是屢屢為輿論詬病的焦點,簡單梳理一下,就能找出其中的各種破綻。

  細心的讀者只要用“成品油 停止出口”這樣的關鍵詞去搜索一下就會發現,最早在2003年國際油價剛剛開始走高的時候,中石油、中石化就對外宣布過,停止出口柴油,全力保證國內油品供應。之後的數年中,只要國內出現油荒,就會有這樣的消息刊出。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十月,國內面臨大面積柴油荒,中石化當時也宣稱,停止出口全力保供。

  不難看出,只要國內成品油供應出現緊張,停止出口保證國內供應是一種常態舉措。對於長期享受壟斷高額利潤的中石化來說,這是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從這個角度上看,完全沒有必要以此新聞為噱頭,對公眾炫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