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中國空軍試飛員 與死神博弈的人(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7 16:55:19  


 
  “試飛員屁股底下的新機,是幾代人的心血,國家上億元的財產。所以試飛員面對危險時,第一反應都是先保住飛機。”空軍某試飛部隊部隊長李國恩指著一架新機動情地說。他就曾在試飛某新型戰機時,突遭發動機單發停車的重大險情。完成起飛動作後,他果斷返航,安全著陸,帶回了寶貴的飛行數據。

  【鏡頭三】

  “對家人的虧欠,每個試飛員都有一籮筐的故事”,因執行任務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的李國恩說,“別人覺得不可理解的事兒放在試飛員身上都是正常的。”而在家人面前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指著電視畫面裡或者天上的飛機,告訴他們這些飛機都是我第一個飛出來的”,李國恩笑著說。

  對家庭,試飛員虧欠的太多,“對家人父母,我們只能是忠孝難兩全。”

  說得一口東北話的陳加亮是位地道的江蘇人,17歲來到東北,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幾年前,他從小相依為命的母親病危,但任務在身的陳加亮不得不辭別。而當他執行完任務回到家,迎接他的只有母親的遺照。陳加亮至今回憶起這一幕還會哽咽。而就在採訪時,空軍某試飛部隊副部隊長畢紅軍的岳父正在住院,但是要執行試飛任務的畢紅軍卻只能把照顧老岳父的擔子交給家人。

  “又是軍人、又是黨員,就要幹一行愛一行。”王文江說,就在一年前,他因到國外執行帶教任務感染瘧疾,血小板只有正常人的1/3,醫院連發3次病危通知。而鄧友明更是創下一年將近300天在外執行任務的“紀錄”。

  試飛員是許多民航企業夢寐以求的人才,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企業給雷強、張景亭等開出了數萬元的月薪,他們卻選擇了堅守。“國家、部隊培養了我,再想想我那些犧牲的戰友,我肯定不能走。”張景亭說。(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