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樓市限購存廢 地方政府難以承受之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30 17:05:06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日前,一條關於海南省海口市擬廢住房限購令的消息在網上迅速被轉載。該消息稱,4月20日,海口市長冀文林在海口市政府第75次常務會議上說,要“充分利用國務院給予海南的優惠政策,按照限價不限購的原則,積極出台相關實施細則”。並稱:海口市擬停止執行樓市限購令,這在已經出台限購政策的城市中是第一個。然而,就在該消息出來的第二天,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海口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以上消息不屬實,海口將繼續執行限購和限價等房地產調控政策。

  中華工商時報報道,針對海口市房地產稅收快速下滑導致財政吃緊的傳言,海口市財政局負責人表示,限購令對海口市財政收入影響不大。今年一季度,海口市全口徑財政收入為48.1億元,同比增長16.5%;一般預算收入45.9億元,同比增長16.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14.5%。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對海口市的“辟謠”心存疑問。以上消息對海口市擬廢限購令的事說得有鼻子有眼,而有關方面在否認該消息時卻回避了冀文林是否在有關場合說過“限價不限購”等有關事實。看來,前面的消息似乎不能說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給人的感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無風不起浪”吧。

  關於海口擬廢限購令的消息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這是因為,它再一次把地方政府執行住房限購的艱難和不情願的心理給點了出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誰都不會公開表示要將已經出台的限購令拋進廢紙簍,重新去啃被迫放下的甘蔗頭的。如此,則是跟中央政府政策唱反調,而這是誰也擔當不起的。

  長期以來,地方財政對房地產的依賴已經根深蒂固,難以自拔。以海南省為例,建設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房地產價格一夜暴漲,地方政府坐收漁利,輕輕鬆鬆。省委書記衛留成就曾透露說,全省房地產稅收占財政收入近六成。如此重的比例,地方財政在限購令出台之後所面臨的種種壓力可想而知。從這個角度分析,海口市財政局負責人所謂“限購令對海口市財政收入影響不大”,只能是說給自己聽的。

  舉國上下一直在強調“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方式並非一場盛宴,而是一個非常艱難痛苦的過程。至少直到此次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下狠手之前,大多數城市的依然舍不得轉變目前的發展方式,靠的仍然是“土地財政”。離開了賣地、賣房,離開了房地產稅收,地方政府立馬囊中羞澀、窮相畢露。以此觀之,前些年不少地方所謂“政績”大都是由房地產堆積起來的。可是靠賣地和開發房地產終究是不行的。土地資源畢竟是有限,任由房地產業高燒不退,一路狂奔,中國經濟列車終究會有出軌的那一天的。中央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痛下決心,趕緊刹車,長痛不如短痛。然而,地方政府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短痛則不好說。因此,在存廢限購令的問題上,地方政府是“進亦憂、退亦憂”的。

  相信為了拯救地方財政,各地在執行限購令時會有各種各樣的變通。如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人士所稱:該市正在考慮所謂“普通商品住房仍將限購、經營性的旅遊地產不限購”等。

  但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變通”絕不可以跟中央政策陽奉陰違,不能繼續推高商品房價格,同時要有利於調結構、促發展,使經濟步上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軌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