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蓋特納、駱家輝輪番逼華讓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6 09:25:07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美財長蓋特納日前表示,美國將在第三輪中美磋商中敦促中國進行下一步金融體系改革,並稱將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逼人民幣升值。此外,美商務部長駱家輝亦指責中國「保護主義」給外資進入設置障礙。對此,北京專家向本報記者指出,兩位美國高官在中美磋商之前發表指責中國的言論,可謂美國一貫政治策略,是中美磋商前的角力。此外,中國向來對外資持歡迎態度,美國沒有任何理由指責中國。

  香港文匯報報道,蓋特納5月3日在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舉行的就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中國要平衡其發展和資源利用,就必須改善其金融體系,開放資本市場,保證在市場下的公平競爭,而美國關注中國朝這個方向的發展。

  促華對美貨開放市場 

  蓋特納並指出,通脹壓力正使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變得越來越必要,人民幣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升值,而這攸關美國的利益,中國必須為此做出讓步。他並要求中國進一步對美國企業和產品開放市場。

  此外,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亦向中國施壓。他指出,美國除在極個別案例中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對中國投資予以阻擾外,美國期待和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然而,美在華企業卻並沒有得到對等待遇,相反卻是受到各種排擠,而這種機會不均等是繼續改善中美商貿關係的一個主要障礙。他並承諾,若被確認出任下一任駐華大使,他將致力於消除這些障礙。

  維持超國民待遇極不現實 

  對此,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高度重視改善投資環境,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越來越不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財稅優惠吸引國內外投資,加上國內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美在華企業競爭力下降後,仍期望維持超國民待遇極不現實,與其抱怨,美國不如反躬自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其實,有數據表明,中國在對外資方面一直持歡迎態度。梅新育稱,即使在2009年危機高潮時期,中國引進外資降幅也是全世界最小的,全球跨國投資在發展中國家下跌35%,發達國家中的英國下降93%,美國下降57%,而中國只下降了2.6%。而今年首季中國吸引外資又迎來開門紅,截至2011年3月,全國累計使用外資金額為10,815.17億美元。因此,美國沒有任何理由指責中國對外資的不開放。

  專家:美方一貫政治手段 

  事實上,美國政府兩位高官選擇在中美磋商之際發表指責中國的言論,亦有其政治考慮。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儘管駱家輝已經提名美駐華大使,但在正式擔任之前,仍需經過美國會聽證,因此,鑒於其華裔特殊身份,此時,放出指責中國言論有其政治訴求,並不代表其會真正對中國不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第三輪中美磋商之前,美兩位高官分別向中國施壓亦是一種政治策略。

  他說,中美兩國互為貿易大國,美國經濟增長需要中國的支持,兩高官選擇在此時間點上發表指責中國的言論,是希望給中國製造輿論壓力,並借助這種壓力,在中美磋商中獲得更多利益,而這也是美國一貫使用的政治手段,是中美磋商之前的角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