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第二步
飛機大腦裝飛行信息
飛控計算機等設備安裝更為複雜。
飛控系統需要大量實驗數據和信息,需要不斷調試。為此,車間工人們每天都要把直升機推到停機坪上,工程師進行待飛測試。
所謂待飛測試,就是將操作過程全部轉化成參數。比如,有人直升機上駕駛員拉起操作桿多少,螺旋槳變化多少度。諸如此類的問題。
通過數百次測量,飛行員操作的每一個動作,最終都轉化成一個個數據。工程師把它們寫進程序,而這是飛機“大腦”控制飛行的智力分子。
落實第三步
繫著繩子飛起來
黃廣來說,無人機升空前,依舊是一堆零部件和圖紙。要飛起來,還要進行系留試驗。
系留試驗,就是在無人機上繫著與地面相連的繩子,讓飛機飛行。
第一步,黃廣來等人在無人機底下繫上4根不到1米的鋼絲繩。通過遙控,螺旋槳轉動幾分鐘後,無人機升空了,不過高度只有鋼絲繩那麼高。
“它就在空中停了一會兒。”不過,在黃廣來眼中,這一會兒意義重大,證明飛機已具備在空中懸停的本領。
問題是,飛機在空中不能只上下,還要前進或後退。
為了讓無人機前進後退,黃廣來等技術人員在停機坪上設計了兩個固定鐵環,用一條鋼絲將兩個鐵環連接起來,並在鋼絲繩上再套一個小鐵圈。同時,他們又在直升機下方找到兩個固定點,一條鋼繩相連,繩子也套著一個小鐵圈。兩根鋼絲上的兩個小鐵圈,用一根鋼絲繩連接起來,這條連接繩叫系留繩。這樣,無人機便可在空中前進後退了。
起初,這樣的繩子不能太長。從最開始的0.4米,到0.6米,再到0.8米,最後到1米,系留繩一點點變長,無人機越飛越高。
“就像小孩學走路一樣,它在空中也變得越來越自如。”黃廣來說。
試飛
甩掉繩子“脫韁”而起
4月19日,無人機甩掉系留繩“脫韁”首次試飛。十多名技術人員站在停機坪周圍,無人機慢慢上升到31米……
“無人機飛起來,是一個質的變化。”一名技術人員介紹,該機飛控系統有兩個通道,正常一個通道工作。當通道出現損壞,另一個通道就會自動替代上崗。“如果與地面站失去聯繫,它會利用儲存的數據,原路返回。”
廠家稱已接到5架訂單。來自福建國網電力的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用無人機攜帶攝像機等設備,沿著高壓電線巡查,拍攝電線損壞情況。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無人機研究者稱,V750身軀笨重,體現了改裝有人直升機的弊端,很多不需要的重量無法消除。另外,該機使用的是美國飛機平台和發動機,不能完全國產。
一名產業人士透露,V750目前還處於試驗階段,還要調控測試。國內設計的飛控系統,飛行時並不穩定會發生偏差,增加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