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歐債危機下的人民幣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3 09:36:15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世界銀行日前發布預測報告,由於新興市場的崛起,將使美元喪失全球主要交易貨幣的地位。該報告進一步指出,歐元是近期美元的最大對手,人民幣則是長期的強大挑戰者。其實不用等到世銀的報告,金融市場人士早就對此趨勢了然於胸,只是這個過程會多久,而且中間會發生什麼變化,才是各方更關切的事。 

  台灣工商時報社論指出,世銀的報告倒是給大家一個具體的參考時間和理由。世銀表示,新興市場勢力崛起將促成國際貨幣體系的巨大改變,尤其是各國與跨國企業用來交易的貨幣,由美元主導的局勢將在未來15年開始出現變化。因為世銀預測在2025年之前,巴西、中國、印度、印尼、南韓和俄羅斯等6國將占全球成長的一半以上。而且新興國家在2025年前,平均每年成長4.7%,是已開發國家平均成長率2.3%的2倍。 

  事實上,自歐元進入金融市場之後,美元獨霸全球的地位就開始受到侵蝕,世銀的預測報告,應是依據歐元自2000年以來的進程推測而來。此時我們回顧歐元誕生至今的變化,將有助於了解未來各主要流通貨幣的可能演變,尤其是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的三角關係。 

  1998年6月歐洲中央銀行正式成立,1999年1月歐元進入國際金融市場,並允許銀行和證券交易所進行歐元交易。歐元紙幣和硬幣則於2002年1月才正式流通,2002年7月各國貨幣退出流通,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的合法貨幣。雖然英國、瑞典等未加入歐元區,但目前歐元區仍有包括德、法在內的17個成員國和3億2千萬的人口,其經濟規模和美國差不多。 

  2002年起歐元開始自低檔往上走揚,從1歐元兌0.8美元一路往上,雖然其間有些波動,不過走升的基調都沒改變,一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達到1歐元兌1.5美元以上的高峰。而同時間,代表美元強弱的美元指數則從120以上,一路滑落至75以下。這段時期可說是歐元揚眉吐氣的年代,也是美元地位動搖的時期。因為歐元的強勢,讓歐洲人更加印證建立歐元的正確性。 

  不過2008年的一場金融海嘯,卻讓歐元遭遇挫折。這場由美國引爆的金融危機,歐洲許多國家受傷慘重,在這個危機時刻,全球投資人反而選擇美元做為避險標的,美元指數從谷底翻身,從75以下跳漲至85以上。歐元不但沒有得到好處,反而直線滑落至1.25美元。此時市場人士對於歐元的未來能否維持強勢,開始出現疑慮。 

  儘管美元是市場危機時的最佳選擇,不過美國經濟不振卻是長久以來的問題,尤其美國聯準會後來持續執行的貨幣寬鬆和低利率政策,使美元不弱也難,歐元也因此反彈。然而2010年中,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等相繼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必須由歐洲央行出手挽救,否則就要面臨破產,歐元再次受到打擊。但歐元區到底不是同一個國家,應該如何處理區內國家的政府破產問題,各國之間存有不同的意見,不斷出現各種紛紛擾擾,以致事隔一年至今,這幾個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迄未解決。這段期間,美元和歐元就像蹺蹺板的兩邊,此起彼落,震盪不已,極不穩定。 

  就在歐元區國家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同時,2010年6月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也是一般俗稱的二次匯改。中國願意採取上項措施,雖然是因為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施壓,但歐元危機的發生也是重要因素。因為在希臘等國債務問題爆發後,歐元匯價直直落,兌美元迅速貶值,最多甚至貶了25%,人民幣若還一直釘住美元,將不利中國和全球的貿易。因此人民幣要以一籃子貨幣的概念來調整匯率,這就是二次匯改的精髓。但後來美元和歐元之間的“此消彼漲”,使得人民幣自宣布匯改後,升值的幅度相當有限,雖然讓美國政府很不滿意,但卻是這段期間最穩定的貨幣。 

  從世銀的報告可看出,世人已不能忽視人民幣的地位,而中國也愈來愈有能力決定人民幣調整的速度和幅度,因為美國和歐洲各有自己尚未解決的難題,人民幣更有理由選擇走自己的路。雖然有不少分析師認為人民幣應該一次升足,以避免熱錢不斷流入而造成泡沫現象。不過從以往的軌跡觀察,中國政府一直依著自己的腳步在調整匯率,去年以來升值約5%,未來的升值幅度應該相似,而“摸著石頭過河”顯然是中國政府在處理變局時的最高指導原則,因此幾乎可以肯定人民幣不可能大幅波動。據此以觀,新台幣匯率的調整,就更不能只看短期美元的進出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