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兒歌創作,倒底難在哪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6 10:13:34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光明日报》报道,我國擁有2億多少年兒童,為他們奉獻優秀的少兒歌曲,饋贈高品位的精神食糧,是廣大音樂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近年來,優秀少兒歌曲作品匱乏已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筆者注意到,近些年,很多音樂界有識之士都在呼籲要重視少兒歌曲創作,但收效甚微。缺少對形成這一現狀的深層次原因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對策是症結之一。

  兒童歌曲的生態環境已發生了改變

  面對兒童歌曲逐漸衰退的現狀,人們一般都歸結為,是現在音樂創作界沒有創作出優秀的兒童歌曲。其實,情況並非如此簡單。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新型城市化在當下的穩步推進,使得兒童生活的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原來的農業文明仿佛一夜之間離我們遠去。農民大多不用種田,很多土地被開發利用,農民無田可種,原有的農村景觀被改變。農村建設被集中規劃,農村也變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城市。

  而城市由於交通的“發達”導致安全性的不可靠,致使現在城裡孩童已經失去了原來“放學路上”的概念,一放學就被父母從學校門口送進車裡載回家,沒有了放學路上孩子之間的交流。由於電視媒體和網絡的普及,已經基本看不到孩子們三三兩兩的在路邊看螞蟻、打洋片、擲彈子,甚至包括相互間的打鬧等場景。再加上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城市,包括小城鎮社會的建築模式和居住模式的變化,幾戶人家合用一個院落、筷碗聲相聞的情景只能留在老一輩的記憶裡。取而代之的是獨立住所、門戶緊閉,誰也不認識誰的現代居住狀態。從幼兒園開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們和大人一樣的步履匆匆,壓力重重。因此,如原來經典兒童歌曲《小鴨子》中的“生產隊裡養了一群小鴨子,我天天早晨趕著它們到池塘裡”的場景消失了;《一分錢》裡“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機會也沒有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那種“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的體驗無法實現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卻使得兒童的生活、學習環境變得不適合兒童了。所以,當下即使有如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典兒童歌曲,也會使孩子覺得虛假而拒絕接受。

  可見,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百姓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原生環境都已悄然發生了變化。社會的開放,人們相互間交流的頻繁,現代傳媒的發達,生活及勞動方式的變化,孩童學習狀態的改變,都使得當下兒童歌曲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漸變。在這個追求經濟效益的年代,很多人將謀求物質利益最大化作為追求人生價值的終極目標。而兒童歌曲由於商業性炒作價值較低,最終被擠出市場。有的兒童歌曲從“出生”就遭到自生自滅的尷尬;有的兒童歌曲被傳播一時而後就銷聲匿跡;而有的成人歌曲卻成了兒童的所愛。這種現象似乎表明現代社會兒童已沒有兒童歌曲可唱,也沒有兒童歌曲可以流傳,歌源缺乏、或兒童歌曲不被兒童所歡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