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學者:日本並未失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0 00:27:05  


 
  失落的日本?

  1962年,日本經濟剛剛起飛,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看一看日本”的文章,一向嚴謹的英國人不吝用各種溢美之詞來形容這個剛剛崛起的國度,譬如生產力高、勞資關係融洽,等等。耐人尋味的是,當時的日本人自己卻保持著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他們擔心經濟的迅速發展只是虛高的表象,他們甚至把成功描寫成迎頭而來的痛擊,他們擔心泡沫崩潰,焦慮於看不清自己的財富到底意味著什麼。

  同樣地,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人宣稱自己進入“失去的十年”,經濟緩慢增長,甚至出現停滯,長期低迷的狀態讓人們情緒低落。和三十年前不同,這一次,西方世界似乎認同了日本人的自我評價,《華爾街日報》長篇累牘地描述日本商業的困頓局面,直到現在,他們依然花費大量筆墨,企圖讓人們相信這個國家從經濟上來說已經淪為二等國家,這個國家的商業模式已經走向沒落,一如明日黃花。

  問題是,外界對日本的了解是否只是紙上談兵?我們是否忽略了他們沉默外表下的強大力量?在所謂的“失去的十年”中,日本公司早已經巧妙布局,步步為營,占據了大部分產業最重要的環節。老牌企業日立公司幾乎放棄了在家電市場獲取利潤的戰略,轉而征戰日本和中國的基礎設施、重工業以及核能領域。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慷慨地投入四萬億人民幣用來推動GDP的增長,日立抓住機遇,為重慶、武漢等中國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設備和能源技術,到2009年,這家公司已從這些項目中賺取了上億元人民幣的利潤。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索尼和松下,在所謂“失去的十年”中,銷售額不僅未見減少,反而大幅度地增長。1992年3月期結算時,索尼的銷售額約2萬億日元,松下約5萬億日元,在2001年3月期結算時,索尼的銷售額已達7.3萬億日元,松下則是7.6萬億日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