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華裔籲曼哈頓華埠地標建築為歷史古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3 11:27:34  


伍道倫感激父親對他的影響。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據美國 《世界日報》消息,美國紐約曼哈頓華埠42小學2年級學生近日在老師伍道倫的帶領下,正式向市府古跡保存委員會(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提出將華埠地標孔子大廈列為小區歷史古跡的構想。 

  伍道倫多年來堅持將華埠地標性建築,包括孔子大廈、林則徐廣場等的研究列入英文為第2語言(ESL)課程,他希望通過對華埠地標建築的研究項目,能讓孔子仁愛的哲學思想和華人移民文化在學生身上一代代延續下去。

  伍道倫表示,在下東城有許多非官方性質的歷史古跡,裡面居住了幾代的華人耆老和低收入居民,對小區和其文化傳承有著重要作用。從去年開始,他和許多新移民學生聯名向古跡保存委員會表達將孔廈列為古跡的想法,在近日的會見中,學生們則將有關孔子大廈建築、社會和經濟分析報告委員會法律代表。

  伍道倫表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孔子哲學的理解以及對華埠小區的熱愛,都傳承自他的父親伍德羨。他指曾擔任孔子大廈經理的父親堅持將大廈的名字從原計劃的華園改為孔子大廈,父親認為孔子對華人的影響深遠,而且是深受華人尊敬的歷史人物,孔子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中國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因此命名為孔子大廈更恰當。

  伍道倫指父親看到很多華人耆老們居住在破舊、潮濕、黑暗的老房子裡,又無人照顧,便為老人們向政府申請老年公寓,他認為父親的這些行為都是肩負孔子的道德標準,保持社會良知,維持社會和諧。他延續了父親的道德理念,曾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為小區服務工作,改善華人小區的生活。

  後來伍道倫考取了教師執照,他決定把父親教他的這些道理繼續教學生,讓這種精神能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他一直告訴學生們“如果你們能像移民一樣努力奮鬥,也能讓自己的小區發生變化”。他希望學生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同時希望他們不忘本,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回饋小區。

  伍道倫強調,無論一個人的智力多高,將來能進入多好的大學,對學生基本的道德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因為無論在多頂尖的大學,都沒有一門課專門教學生要學會仁愛、慈惠、善良等這些道德文化。

  伍道倫希望通過帶領學生研究華埠的這些地標性建築,能讓他們為自己的小區感到自豪,為自己擁有的文化和傳統自豪,讓他們有傳承這份文化的信心。他告訴學生,登上紐約的高處,往下看下東城,最高的紅色樓宇就是孔子大廈,就是他們小區所在的地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