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本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主辦的“南中國海與聯合開發”會議的部分發言節選,由環球時報記者整理。)摘要:現在的問題是,既然越南、菲律賓等有關爭端國不願意“共同開發”,那麼在適當時機,中國就應該主動開發,從而維持爭議、保持存在、促成合作。軍事上要淡化外界的猜疑,經濟上要加強實際存在,中國在爭議海域開發越晚,影響力將越弱,將來在南沙的維權成本就會越高。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自去年以來,南海問題出現了變化。某些國家感覺到時間並不在自己一邊,認為南海問題必須在中國真正崛起之前得到有利於它們的解決,於是便加緊行動起來。對中國來說,主要在兩個方面由於準備不足而處於劣勢。第一是國際輿論。第二是戰略欠缺。被稱為“南海行為準則”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只是一個宣言,中國希望推進使其成為有約束力的準則,但進展不大。近幾年,中國沒有大動作,倒是越南等國有大的動作。如果變成有約束力的準則,責任就明晰了,就不會都指責中國。
吳士存(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中方目前在南海問題上面臨兩大挑戰。首先是美國介入南海問題,導致中方在南海方向上的安全壓力增大。而且菲律賓、越南等爭端國刻意拉攏域外勢力介入南海問題,意圖推動引入多邊機制,與此同時,南海地區軍備競賽態勢不斷強化,影響南海區域安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其次,南海周邊國家海洋戰略不斷推進,加大對所占島礁和附近海域的實際管轄,菲律賓、越南國內無法抑制對南沙海域油氣資源開發的衝動,中方在南沙的維權形勢更為嚴峻。
吳士存:解決南海問題的手段,無非是和平談判、國際仲裁和訴諸武力幾種。目前採取武力措施解決南海爭端是不現實的,各方面受到的掣肘不小。未來南海問題的解決途徑最可能是以和平方式。通過外交談判,簽署相關協約來促進各國的自我約束,同時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和現代海洋法解決爭議。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必須繼續堅持維權與維穩相統一的方針,立足於國內外兩個大局運籌和謀劃,穩定南海形勢。一方面,我們要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地維護我國的主權和海洋權益,另一方面,也要統籌兼顧,著眼長遠,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維護我國戰略機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