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現“五國六方”身影
南海爭端實質上是南沙爭端。爭端方為中國、中國台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一般稱之為“五國六方”。除此之外,南海爭端也出現了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的影子。
南沙爭端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此之前並不存在南沙爭端問題。除了南越當局對中國南沙群島提出過“主權”要求外,沒有其他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沙群島主權這一事實持有異議。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從未對南沙島礁及附近海域有任何主張或行動。
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成立的“亞洲外島海域礦產資源聯合探勘協調委員會”於1968年提出的勘察報告指出,越南沿岸之鄰近海域、南沙群島東部和南部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加強了南沙油氣資源的重要性。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署通過,根據新的海洋法公約,一座小島可擁有自己的12海裡領海,還有12海裡的毗連區管轄權,甚至可能擁有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和350海裡的大陸架。
由於上述一系列因素的助推,20世紀70年代以後,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紛紛出兵占領其聲稱“擁有”主權的島礁,南沙群島爭端開始凸顯。
那麼在其他國家已經捷足先登的情況下,中國為什麼連一口油氣井都沒有,更沒有產出一桶油來呢?有關人士表示,中國一直以來都在謀求開發南沙海域的油氣資源。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就與美國克里斯通石油公司合作,計劃在南沙海域“萬安北-21”區塊進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