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蔡英文的台灣人論述所為何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2 23:43:03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1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首支電視競選廣告,很血統論地聲言“我是台灣人!”引發了誰才夠格是台灣人的質疑。台灣人的定義可以有很多,但除了原住民之外,誰都談不上自家的祖上世世代代都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蔡英文的台灣人論述又是所為何來? 

  社論說,蔡英文拿“我是台灣人”打頭陣,其實一點都不必意外,這只能證明蔡英文及其競選團隊還不具備充分的現代性,是隱性的排他論者;何謂現代性?就是超越自我的反省和批判能力,容忍並尊重多元價值。或謂蔡英文不是也用上了要向世界接軌的詞彙,博士學位是在英國拿的,講洋務還能走向國際舞台侃侃而談,但顯然都被“我是台灣人!”給窄化了。

  社論說,“我是台灣人!”這句我是誰的句型,就政治語言論,可以溯源1963年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訪問西柏林時的名言:“我是柏林人!”但兩人可謂貌同心異。甘迺迪面對的是柏林圍牆和柏林的市民們,是美國人願為柏林人,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蔡英文面對的是自己人,是自閉,也充分暗示有人不是。

  格局的開闊與否決定了領導人的品質,也決定了能否提升人性。西柏林,一個分裂國家的分裂城市,甘迺迪單憑一句話,“我是柏林人!”即贏得了民心。這既不是靠血緣論,也不是靠美國的軍備壯盛,而是同理心和同情心。這要領導人有一個開闊的格局和無私的人性。

  社論說,如果蔡英文要學甘迺迪,就不會說:“我是台灣人!”帶有深拒固閉、自我感覺良好的排他性論述。甘迺迪“我是柏林人!”這句話的偉大和崇高不在於他這句話有多好聽,而是他所達的內在訊息。

  甘迺迪傳達的訊息當然很政治,即美國人和處在危機當中的西柏林人,包括東柏林人在內,我們並無不同。這是危城人心的定心丸,也是拆解柏林圍牆的先聲,是去心中賊的關鍵語。

  但更重要的是甘迺迪在人性上的認知,作為移民社會的美國,甘迺迪身為領導人破除了“他者”的藩籬,也破除了各種不同的“歧視”。是以甘迺迪不會面對柏林人說,我是從美國來的領導人,是來保護各位的。

  社論說,再以蔡英文為了爭取選舉勝出所做的電視廣告檢視,相較台灣內外環境,蔡英文的空間訴求是台灣與世界,故意漠視隔著海峽的大陸,無視兩岸未來的互動和各種可能。“我是台灣人!”的潛台詞其實具有一石三鳥的功能,一是台灣人和中國人不同;二是台灣人和外省人不同;三是閩南人當家作主,和客家人、原住民、新住民都不同。有了區隔就有了憑藉,因為祖上講閩南語的是相對多數。可以預言,蔡英文及其陣營的下一步,就是要把馬英九區隔開來。

  蔣經國晚年曾說,“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馬英九說:“燒成灰也是台灣人。”也就不必突兀蔡英文會說:“我是台灣人!”只差沒有講:“我才是正港的台灣人!”再對照唯一可以和蘋果手機對抗的台灣手機廠牌宏達電(HTC)董事長,也是台灣新首富王雪紅此前曾在北京說:“HTC是中國人所創立的品牌。”姑不論其間差異,但可說明在台灣人和中國人之間,其實原無不同,有差異也只是心態和個別信心不同。

  社論說,依甘迺迪的思路,蔡英文至少可以學學蔣經國:“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可惜受制於台獨思維,反而把台灣走向世界的路徑給限縮了。
  
  社論說,“我是台灣人!”原無不可,甘迺迪生前若能訪問台灣於風雨飄搖之際,或許也會講:“我是台灣人!”如果中共領導人訪問台灣能發表公開演講,相信只要有:“我是台灣人!”這一句話,必可風靡全台。今天蔡英文講:“我是台灣人!”正是反其道而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