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中國“瘋狂豬”遭遇美國“印鈔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08:22:58  


漫畫:肉價飈升。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美國《僑報》7月17日載文《當中國“瘋狂豬”遭遇美國“印鈔機”》,摘要如下:

  美國人喝不起咖啡了?根據哈瑞斯民意調查(Harris Poll)最新統計,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超過兩成美國人為了省錢,放棄每天早晨喝咖啡的習慣。且美國人縮衣節食已遍及生活各個層面。中國人吃不起豬肉了?中國6月份通脹率達6.4%,創2008年7月以來新高。其中尤以豬肉價格超過57%的漲幅備受矚目,“瘋狂豬肉”正成為推升通脹的“第一殺手”。

  事實上,美國目前物價的上漲幅度相對溫和,甚至6月的CPI還出現了環比下降,但在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咖啡還是那杯咖啡,百姓卻因“囊中羞澀”喝不起了;而在中國,兜裡的錢還是那些錢,但豬卻早已不是一年前的那只豬了。咖啡與豬肉,一邊是亟需提振的經濟,一邊是必須嚴控的通脹,成為擺在美中兩國政府面前的難題。

  持續不振的經濟數據,難以確定的公共債務上限,穆迪等評級機構的“趁火打劫”,似乎都讓聯邦政府疲於應付。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因為擔心通貨緊縮風險的重新出現,而有了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的理由。

  經濟危機爆發後,伯南克竭力避免美國陷入惡性通縮的泥潭(因為幫助走出大蕭條的新政凱恩斯主義,也製造了更可怕的滯脹),分別於2008年9月和2010年11月兩次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然而,重新開啟的“印鈔機”並沒有刺激更多的投資與消費,百姓繼續精打細算捂緊荷包,經濟復甦也低於預期,6月失業率甚至創下新高。

  應該說,美國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結構性的,過去的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消費與財政支出,但這兩項因素在危機後無以為繼。與此同時,美國經濟也處於周期性谷底,缺乏拉動力量。在此情況下,實施QE3並非對症下藥,更何況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性過剩現象已出現,各國都在退出刺激政策、謹防通脹之際,美國增發貨幣,導致美元貶值,使全球流動性過剩矛盾更加尖銳,新興經濟體尤其會“受傷”。

  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對美出口國及債權國,所受影響首當其衝。因為流動性泛濫,會使大量資金流向原油、糧食和資產市場,造成商品價格攀升。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無疑會增大,中國當局調控物價的任務將更加艱巨。當中國“瘋狂豬肉”遭遇美國“印鈔機”,瘋狂的還僅僅是豬肉嗎?在全球經濟緊密聯繫、高度依存的時代,如果世界經濟再受衝擊,世界最大經濟體難道能獨善其身?正如《邁阿密論壇報》所言:“別以為中國物價走勢發生在遙遠世界,它很可能最終轉化為‘中國製造’越標越高的價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