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人看周邊:俄國家圖書館,無形學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00:22:30  


 
  隨著俄國的社會改革,圖書館開始“擴招”,這裡的“學生”越來越多,也更加多樣化。19世紀下半葉,商人、小資產階級、農民迅速增加,女性讀者顯著增長,從1 9世紀末的18%增長到20世紀的28—30%。但最多的仍然是學生,20世紀初為33%,到1910年,聖彼得堡的1/3中學生和大學生都成為圖書館的讀者。至此為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真正成為俄羅斯學者的第二大學和研究中心,隸屬於公共教育部。現在圖書館隸屬於俄羅斯聯邦文化部,由政府財政撥款,當之無愧是一所傑出公共大學。

  館藏的增多伴隨著讀者群的進一步擴大,僅靠老館已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謝德林曾為舊樓設計了含兩個閱覽室的新樓,但讀者的增加提高了開放新閱覽室的呼聲,1862年又開辟了專門的建築物。伴隨著館藏的豐富,沃洛基洛夫在1896—1901年設計了更大的建築物,1950年把座落在豐坦卡運河岸邊從前的葉卡捷裡寧斯基研究所大樓調撥給圖書館。但擴充的館藏、大量的讀者、分散的藏書都要求建設一座新樓,於是新館於1986年動工,1998年開館,成為歐洲最大規模的圖書館建築之一,面積6.3萬平方米,有閱覽座位2000多個,藏書1400萬册。

  另外,新館運用了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了將世界圖書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局域網、專業數據庫融為一體的網絡體系。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前往“新校區”或者“舊校去”讀書。“為了熱愛學問的人和啟蒙的利益”、為“俄羅斯國民進行社會啟蒙”再一次得到了具體的實踐。

     新開放的俄羅斯國家圖書館

  如果要讀書,去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吧;如果要陶冶情操,去聖彼得堡的博物館吧;如果要緬懷人文史,去聖彼得堡的名人故居吧。俄羅斯的科學、藝術、文學巨匠,即使他們不認識彼此,但是誰又能否認自己是俄羅斯國家圖書館的優秀畢業生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把聖彼得堡人、俄羅斯人,過去和現在的人都變成了“無形學院”裡的校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