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月刊社論:台灣青年的選擇與承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3 01:34:37  


 
  20歲上下的年輕人是最富理想、最朝氣蓬勃、最具創造性、最不肯安於現狀的一群。他們是歷史的傳承者,是未來的開創者。但由於涉世不深,尚未建立自己的是非曲直價值判斷體系,容易被政客們忽悠,容易跟著感覺走,跟著潮流走,而丟失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追求目標。他們如同一張白紙,既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也可能被魔鬼所利用,抹上汙糟的色彩。

  台灣的“首投族”情況不容樂觀。據多項民調顯示,在“首投族”中,支持代表民進黨蔡英文的比例,大大高於支持國民黨的馬英九。何以如此?分析起來也不奇怪:一方面,他們成長的時期,恰是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推行台灣本土教育、肆意變更修改歷史教科書的時代。作為李、扁教改體制的產兒,他們在國族認同、文化認同上十分混亂。另一方面,他們在步入職場、開始人生職業生涯之時,又遭遇經濟全球化和台灣經濟轉型的衝擊。在李、扁閉關鎖國的政策下,台灣經濟不斷空心化、邊緣化,經濟發展停滯不前。造成青年一代薪資萎縮、失業率高漲,生活動盪。“草莓族”(外表光鮮,一碰就爛)、“月光族”(薪水每月花光)、“生白族”(生活白癡),幾乎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這樣的生存狀況,當然會造成他們的不滿與怨恨。但既往教育體制塑造的錯誤觀念,使他們輕易相信了政客的挑唆:是大陸的打壓造成台灣衰退;大陸人搶走了台灣的飯碗;台獨才能彰顯台灣優先、才能走向世界。沿著這樣的邏輯,他們將迷失在台獨的夢魘,成為“失落的一代”。

  所幸今天的台灣已有越來越多年輕人覺悟,他們意識到台灣的前途和命運系於兩岸關係,系於兩岸的和平發展和互利共榮。本刊不久前與台灣“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共同邀請台灣幾所大學的學生座談他們對兩岸關係和未來的看法,青年學子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