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加藤嘉一:日本還能站起來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5 11:28:25  


 
  三

  近年以來,世界經歷了金融危機和複合型危機,各國都正在從中吸取教訓。我把“後冷戰時代”的“後危機時代”也稱作“後主義時代”,即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應該超越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發展階段、文化特性、民族情緒等互相吸取教訓,展開合作,同舟共濟的大時代。把國家發展和XX主義掛鈎起來,並抱著狹隘、排他性的民族主義討論好壞和對錯已經不合時宜。
 
  日本大危機引起全球規模的關注,其中的典範無疑是中國。

  從能源戰略的角度看,未來10年至20年的核電計劃最密集的是中國,到2020年、2030年,中國必將超過日本成為“核電大國”。但這次由東京電力的人為疏忽和漏洞造成核事故告訴我們,過分追求規模和速度很有可能導致安全隱患,就像當今舉世矚目的中國高鐵事故似的。假如中國核電站將來出現類似日本核洩漏那樣的危機,其後果必然更嚴重,不堪設想。正因為如此,在2011年“兩會”還沒結束之際,溫家寶總理迅速指示全國各個部門趕緊檢查已經啟動、即將啟動、正在建設、即將建設等所有核電站的安全性。這一靠著“外壓”化解“內耗”的過程正是符合中國推動未來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等新方略的。
 
  辦完北京奧運、60國慶、上海世博、廣州亞運、建黨90周年等中國即將面臨的是“戰略調整”的時代,即從盲目追去GDP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到講究公平、人權、民主、法治、綠色、環保、節能等新模式,在後危機時代如何把發展的重點從外需轉向內需,從投資轉向消費,從沿海轉向內陸,從國企轉向民企,從高消耗轉向低消耗,從既得利益者到新興年輕人……中國政府不能永遠貫徹第一考慮政績和面子,與其他國家社會一樣,在中國社會,任何一條生命都比政府的面子要尊貴很多。中央政府接下來最優先考慮的是公平性與持續性。
 
  不管是成功的還是挫折的,日本經驗對中國來說頗為深刻。畢竟是較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日本留下的很多教訓值得中國吸取。比如,普通鐵路不要建成窄軌,高鐵線路不要拐大的彎,全國電網不能搞成互相不通的兩種頻率,核電站一定要抗海嘯,年輕人不要老是在家玩遊戲機等。現在,東京電力再一次成為了中國的反面教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