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加藤嘉一:日本還能站起來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5 11:28:25  


  
  六

  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化浪潮的深化,日本國內近年逐漸興起的民族主義值得警惕,它往往趨於集團化和情緒化,是蔓延性的,非理性的。不管日本正在衰落與否,日本人在東亞地區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起到領跑者的角色,充分發揮過去發展的經驗,主動協調各國之間的利益與經驗。中國崛起與全球化浪潮正在考驗日本人能否突破民族主義的局限,從而達到國際主義的高度。這一點也與日本復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就未來有可能被人類推動的“東亞共同體”而言,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企業家以及公民都要培養“開放的國際主義”,而要擺脫“狹隘的民族主義”。

  危機發生後的此刻,日本務必要把壞事變成好事,舉國一致把大危機視為走出“失去二十年”的戰略契機,復興起來,重建家園,向國際社會發出日本獨立自主的聲音和立場。危機發生後,日本企業正在比以前更加認真考慮如何把其生產、銷售、研發、人才培養等基地轉移到海外,為的是進一步推進日本對外開放,避免國內的災害風險,應對世界上最為嚴重的老齡化趨勢以及必然產生的人才匱乏困境。
 
  不過,危機發生後在日本國內逐漸發生的“保守主義”令人沉思。被媒體記者問到“你們都看到了日本這一國土作為生產、銷售基地的國家風險,會不會進一步把生產和銷售基地轉移到海外去呢?”,不少著名企業家、經濟學家們回答說,“這一趨勢恐怕不可避免,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國內市場本來就很小,與大企業的競爭不平等,無法生存下去,就到中國、東南亞、印度等地方去謀生。但對大企業來說,正是因為國家陷入風險的時候,才有必要思考如何在我們自己的國土內解決問題,無論日本土多麼頻繁發生自然災害,這是我們的國土,我們使用這裡的土地,雇用這裡的人才,請這裡的人消費,這是基本的原則。”類似的聲音目前似乎逐漸升溫…
 
  戰後到災後,日本國面臨的根本問題始終沒有發生絲毫變化。站在歷史的拐點,日本人究竟要建立什麼樣的家園,支撐什麼樣的發展,追求什麼樣的幸福?我們在世界上的位置在哪裡,在發展中的靈魂又在哪裡?肯定的是,對於日本人的改革事業來說,時間表至少提前了10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