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介正: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2 15:13:34  


  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說,羅斯福總統帶領美國奠定二次世界大戰勝基,成為舉世崇敬的政治家,然而在華府的羅斯福總統紀念公園中,最受一般民眾青睞,佇足拍照的卻是一九三○年代“大蕭條”時期,呈現失業民眾排隊領取救濟物資的雕塑。在美國經濟衰退的今日,這個雕塑可能是美國民眾最大的夢魘。

  美國是一個由政治信仰與意識形態組合而成的多族裔共和國。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經濟超強,軍事無敵,使得美國既可濟弱扶傾,又可頤指氣使,縱橫全球,長期稱霸。美國人民相信民主,反對極權暴政,崇尚個人自由,但又非常團結愛國。基本上,他們是生性樂觀,九成以上信仰基督教義,認為大多數困難可以靠科技來解決,並且經常告慰自我“Everything will be fine.”的民族。

  近幾年來,美國遭逢的經濟衰退,失業人口大幅增加,信貸緊縮持續惡化,重重的衝擊了美國民眾的生活。即使被視為最基本的American dream─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對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社會新鮮人的年輕族群而言,都成了艱钜的挑戰。

  當前美國所面臨的股市崩盤與經濟衰退,自然使得民眾的痛苦指數增加,生活型態也被迫進行調適,但關鍵問題仍在於“作風”。

  美國人喜歡借錢,政府向子孫借,民眾向銀行借,銀行向政府借。這些年,始作俑者的銀行次貸風暴,讓很多民眾丟了房子,讓購屋貸款拉高門檻,讓房市吊點滴,讓大學畢業生“鳳還巢”回家靠爸媽。

  金融風暴以來,美國人開始學習當“省長”,到大型購物商場只逛不買的人比比皆是。飆高的汽油價格,使得民眾學習減少開車帶來的不便。高階管理人必須省錢旅行,一般上班族學著適應“輪用辦公室”以節省開支。然而,長期以來,慣以為常的消費思維模式根深柢固,“先借先買先享受”的全民運動還是繼續,卡奴愈來愈多。

  美國許多行業追求降低成本,紛紛將產業外移,使得工作機會大幅減少。關閉的公司與工廠,很難重新開張營業。在二次世界大戰世代凋零,嬰兒潮世代即將退休的時候,被霸權下的富裕所寵壞的美國青壯代,少有前輩們胼手胝足的志氣,多了眼高手低的惰性。原本立意良善的失業社會福利救濟,演變成非法移民的供養機制與懶人的養成所。

  面對金融風暴,美國政府一方面削減公共支出,一方面狂印鈔票,且無力道足夠的就業輔導與刺激景氣方案,惡性循環乃愈陷愈深,使得中產階級縮小,貧富差距拉大。而美國政黨與政治人物之間的黨同伐異與府會惡鬥,更使得一般民眾失望氣餒,普遍把三年前的“Yes We Can”當成最大的諷刺。

  美國有全世界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有戰鬥經驗最紮實的軍隊,有學術成果最豐厚的大學,有票房滿滿的好萊塢電影。在相當長的未來,應該仍可維持全方位的世界霸主地位。

  但是美國生病了,病得不輕,而且病得跟過去不一樣。金融風暴不單是美金幣值的病,而是人民價值的病;不僅是美國信用的病,而是人民信心的病。

  在經貿全球化的連動下,美國金融風暴會很快的蔓延,我們必須審慎應對。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除了看到美國經濟的病徵,更要警惕美國社會的病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