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國怎麼辦?中國又該怎麼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5 00:25:47  


 
  實際上,美國是一種高消費與高負債並存的模式,它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占全球的65%,可為什麼美國卻總是“不差錢”呢?中國在“借錢”給美國,怎麼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確切地說,中國人存錢讓美國人花是很不公平的。正確的做法是,中國人應變儲戶為消費者,這樣才能保持消費和儲蓄的均衡。當然,如果中國人這樣做,將不再有那麼多錢來補貼美國資金短缺,這意味著中國將減少對美國消費者的支持。這也許正是美國人所擔心的中國人不存錢,他們可能無錢可用了。

  觀察

  美國社會的誇張性消費

  美國的消費習慣是與生俱來的,源於他們的移民傳統。在美洲大陸開發的歷史上,英國移民將這種消費方式自古老歐洲帶到了新大陸。1620年,那艘著名的五月花號載著最早的一批英國清教徒,橫渡大西洋,經過近兩個月的海上顛簸,終於抵達北美離波士頓不遠的普裡茅斯。

  而這批一貧如洗的移民是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訂購的船票。如果從那時算起,消費信貸誕生在美國快四百年了,遠久於美國獨立歷史本身。

  借貸消費在今日美國成了一個普遍的現象。拿開車的例子說,行車得先有道路,而車行駛在路上則需要燃料,於是在美國形成了這樣的消費鏈條:地方政府發行長期的債券,面向社會籌集資金,向全美國的消費者借錢,以便修建公路。消費者再向自己未來借錢,從汽車經銷商那裡申請中期貸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買車。然後他再用手中的信用卡以短期借貸的方式在加油站裡購油。

  在這個鏈條中,長期、中期和短期的消費均是借貸方式。政府和消費者都是向未來借錢,將明天的錢拿到今天來花。所以,美國看上去公路四通八達,汽車銷售業一片繁榮。美國人油價消費之多,甚至使得世界石油價格從21世紀後開始不斷上漲,每桶原油價格頻頻創造歷史新高,世界經濟也由此被拉動了。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未來的基礎上,而未來充滿變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