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專家:美國戰略“轉移”是什麼意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0 00:10:19  


 
  美國要制定一個“後美國時代”的全球戰略,不是那麼容易的。其難處在於美國自己確定自己的“衰”需要一個時間。現在許多美國人仍然不打算承認美國的“衰”。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古代的羅馬帝國、近代的中華帝國和現代的大英帝國,在確認“衰”方面,花費了很長時間。

  未來的現實可能是:繼蘇聯解體後,美國一度堅定認為的“單極世界”也只是曇花一現。但以美國為中心的“單極世界”並不是被另一個霸權或者“多極世界”,而是被一個紛爭、混亂、無序的世界所取代。

  美國的戰略戰線過長。戰線過長,即軍事戰略上的“泡沫”。這是致命的。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之所以主張美國“衰”論,其實,真是因為他在20世紀70-80年代就研究了戰略戰線過長帶來的真正戰略危機。許多不同意肯尼迪美國“衰”的觀點,恰恰不願意正視美國在全球戰線拉得過長,這使得美國軍力“太大”,以至於不可避免地失敗。

  2008年,美國小布什政府的財政部為了挽救華爾街的大投資銀行,提出了“太大不能倒下”(too big to fail)的荒謬自私言論,結果,美國政府用了自己的力量去“救市”,結果把自己也搭進去,終於在今年爆發債務危機。美國的國防也是“太大”,即肯尼迪講的“戰線過長”。如今,美國真的想好了,要從中東撤退到亞洲?我認為,如今的身份是外交官的坎貝爾,口是心非。

  要讓美國真正“轉移”出中東,其實十分困難,甚至不可能。這裡的中東不僅是狹義的中東,而且是廣義的中東,即包括北非和巴基斯坦在內的“大中東”。美國在中東的的地緣戰略利益是根深蒂固,非常巨大的,涉及大西洋歐洲和以色列的安全。即使美國真的有意,也難以功成身退。以色列就會力阻美國,以便讓美國保持在中東的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