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故宮非法斂財 政策法律缺失是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13:46:33  


  一直被人們視為深宮禁院的故宮博物院今年狀況頻頻,從“失竊門”到“會所門”,一直受到公眾輿論的指責。而就在7月下旬,一條網友發布的“故宮工作人員失手將一級瓷器損壞”的消息再次將故宮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從故宮的種種事件上可以暴露出故宮在管理上責任與制度缺失。而原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司副司長陳炳才的一條微博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社會輿論對文博單位管理問題的大討論。

  原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司副司長陳炳才8月16號在騰訊微博首次提出故宮內的亂收費問題。他指出,故宮內存在多處非法經營。在故宮內西邊的端門,開設了很多展覽室,如楊貴妃、歷代皇帝展等,其門票或5元或10元,而內裡根本沒有什麼內容。奇怪的是,這些展覽票都沒有稅務章,也沒有公司財務章。這是純粹在向到故宮參觀的遊客斂財,比高速公路收費更簡單,不需要什麼投入。監管部門在幹什麼?

  此條微博引發了眾多網友對故宮亂收費問題的討論。故宮新聞發言人馮乃恩表示,目前端門外類似楊貴妃展、中國歷代皇后展及武則天展等展覽,都不是故宮辦的,故宮正在辦理接手端門地區的管理手續。而據有關人士介紹,端門地區過去確實不屬於故宮,一直屬於國家博物館。而國家博物館就此事做出了一份官方回覆,稱經文化部批准,原中國國家博物館負責管理的端門地區已於2011年4月底正式與故宮博物院簽署移交協議,目前已完成全部移交工作。

  今日陳炳才在騰訊微博上又對此次故宮的非法收費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應該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缺失才是故宮頻頻出事的核心點。他指出,故宮內的非法展覽收費,本是常事,但成為新聞,說明社會缺乏法律意識。媒體渲染事件,強調爆料人,討論行為的合法、偷稅問題,仍在表面。要分析當前很多不合法不合理乃至民怨行為何以發生乃至司空見慣?尚德、故宮事件的當事單位不應該是媒體糾纏的重點,要問法律法規和政策是否健全,漏洞在哪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