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百萬人連署 親民黨“鷹派”自賣自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3 09:13:40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說,宋楚瑜在是否參選“總統”的問題上,擺出一副“盤馬彎弓故不發”的姿態,旨在製造張力,要把“有能力參選”的氣氛搞得越濃越好,以利於將親民黨提名“立委”候選人的選情拉抬上去。但應了那個“狼來了”的老故事,同一個故事講得再多,卻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人們也就越不會相信宋楚瑜敢於做“千古罪人”,這就必將令宋楚瑜的佈局破局。為此,有關宋楚瑜將會參選“總統”的動作又往前進了一步,昨日有親民黨“鷹派”放聲,九月中旬將會為宋楚瑜“領表連署”,讓宋楚瑜取得參選資格;至於參選與否,最遲到“總統”登記日才會揭曉。“鷹派”們還嗆聲,親民黨已在網絡上徵集到一百一十八萬多人的連署。

  文章認為,很顯然,這又是“自我膨脹”之言。如果說,宋楚瑜將其跳出來攪局比喻為“第二次寧靜革命”,尚是自己在吹膨風的話,那麼。這個宋楚瑜已完全具備連署參選條件的宣示,則是親民黨“鷹派”在自賣自誇。

  其實,宋楚瑜把自己在當年與李登輝“形同父子”、“肝膽相照”地推動“廢除萬年“國會”,比喻為第一次“寧靜革命”,雖然是自吹膨風,卻仍有一定道理。畢竟,正如宋楚瑜反駁新黨主席郁慕明時所說的那樣,如果不是李宋聯手推動第一次“寧靜革命”,推翻“萬年‘國會’”,郁慕明還真的選不上“立委”。正因為如此,第一次“寧靜革命”的效果是利弊參半。利的是推動了台灣地區的民主改革,在蔣經國先生晚年已有心推動政治改革,宣佈解除台灣戒嚴、開放台灣外省籍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基礎上,宣佈解除“黨禁”、“報禁”,開放“立委”和“總統”民選,結束對大陸的閉關政策,這些確實是“寧靜革命”的成果。但弊的卻是讓“台獨”合法化、正當化,使得“台獨”勢力迅速發展壯大,台灣民眾“去中國化”的趨向越來越嚴重;而開放“總統”直選的結果,是讓本來連自己也感到希望渺茫的陳水扁得以上台,禍害台海八年。

  而親民黨已徵集到一百一十八萬多連署之說,則完全是“膨風”之作,大有“畫餅充飢”之意象。這是因為,“中選會”還須到九月十五日才正式發佈“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告,並於翌(十六)日至九月二十日受理申請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及於九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五日由各市縣選委會受理“總統”、“副總統”選舉連署書件。也就是說,直到目前為止,“中選會”尚未受理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登記,更沒有發出連署表格,因而親民黨所徵集到的一百一十八萬的連署,在法律上是無效的。當然,親民黨可以解釋說,這是親民黨為哄抬宋楚瑜參選“總統”所進行的“意向性連署”,待到“中選會”開始辦理相關作業後,親民黨就可將之轉化為正式的連署。這個說法在理論上,當然是有其道理;但在實踐上,恐怕會與實際有頗大距離。

  其一、按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進行“總統”、“副總統”參選人連署,要求較為嚴謹。首先,連署人的必須是年滿二十歲的居民;其次,被連署人或其代理人應依“中選會”發給的“連署人名冊”格式,印製名冊,徵求連署;其三,連署人連署,應於“連署人名冊”及“切結書”上親自簽名或蓋章,並附加蓋本人印章的國民身份證正面影本。而且,同一連署人,以連署一組被連署人為限,倘同時為二組以上連署時,其連署均為無效。而同一連署人,重覆連署同一組被連署人時,其連署人數仍以一人為計算。連署人的連署,如有偽造文書等情事,相關人員可能觸犯刑責。

  而從目前情況看,親民黨所謂“已徵集到的一百一十八萬個連署”,是在網絡上進行連署或電話訪問所得的“承諾”人選,不但並不是按照法律規定在“連署人名冊”上的連署,因而只能是“紙上談兵”式的無效勞動,而且也並不能真實反映要為宋楚瑜連署的人數。主要原因如下:一、因是在網上或電話進行,可能會有大量的重覆承諾,或有不符合資格者(如未滿二十歲)也參與網上連署,或本來並不打算為宋楚瑜連署,但既然收到電話被問到就順口答應,甚至是不排除民進黨人為挑撥馬宋關係,慫恿宋楚瑜跳出來參選以拉下馬英九,而故意在連署網絡上“灌水”,待到正式連署時,卻不願為宋楚瑜“抬轎”。當然,更有可能所謂“一百一十多萬人連署”,根本就是“只得一個講字”,連所謂的“連署網站”都付諸闕如。實際上,就有台灣網友貼文指出,他聽到“宋楚瑜已有很多人為其連署”之後,讓身為網路站長的自己很好奇, 想一探究竟. 親民黨是在哪個網站、 用的什麼技術, 來進行連署尤其是審核身份證號碼 ?但很失望的是, 他用遍了想得到的方式, 包含查詢台灣兩大搜尋引擎“GOOGLE”、“YAHOO”,及台灣第二大網站“FACEBOOK”,還有宋楚瑜BLBG,,親民黨官網等,都找不到“網路連署”的任何痕跡,這就使人十分納悶,既然是用最簡單的方法都搜尋不到, 那如何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幾十萬人連署 ?既然有如此振奮人心的數據, 就不應該移除,而是應繼續留在網上鼓舞橘營士氣吧? 

  其二、正式進行連署,是一件很費力氣的事。要在四十五天內徵集到符合資格的二十五萬人的連署,並收集連署人的身份證影印本,還要簽名、蓋章等,頗為複雜麻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二零零零年,宋楚瑜為可以其“宋省長”的餘威,影響原台灣省行政區域內的漁農會組織為其效勞;而現在宋楚瑜已離開政壇日久,對漁農會的號召力不大如前。而且“報恩”一次已足夠,難以再報一次。正因為如此,宋楚瑜昨日才說,選“總統”是件大事,需要人力、物力、財力和許多客觀條件配合,他還在“審慎評估”。

  實際上,就以“中選會”出版的《第十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實錄》所載資料來看,宋楚瑜在二零零零年所徵集到的一百零六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個連署,就有十一萬九千六百六十五人因不合資格或重覆而被刪除,符合資格者只有九十四萬九千三百二十三人,合格率為百分之八十八點八,亦即有百分之十一點二是不合格的。

  因此,郁慕明說宋楚瑜的連署只有五十萬人,是有其“本”的。當然,即使是五十萬人,也已超過二十五萬的“門檻”。但與二零零零年的九十多萬相比,“氣勢”已矮了一截。而且,二零零零年即使是有九十多萬人連署,而且自己的民調一路高居榜首,但都輸給了陳水扁;而現在連署人數更少,而且其民調一直是叼陪末席,能否當選,相信任何人都會心中有數,就連宋楚瑜自己也心知肚明。但卻仍是硬要參選,將馬英九拉下馬,這個“千古罪人”就當定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