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利比亞石油業“元氣大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4 09:19:59  


 
  另外,利比亞一些石油出口港遭到了損毀,其中包括中部的拉斯拉努夫(Ras Lanuf)和錫德爾港(Es Sider),以及西部的邁利泰赫(Melitah)。石油公司紛紛表示場地內的車輛有丟失現象,而銅等賤金屬價格高企,也引得當地幫派大肆搶劫。因此,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產量逐步增長。但鑒於油價已經超過每桶100美元,全面恢復生產的經濟激勵巨大,新政府和外國石油公司將竭盡全力加快產量增長。
 
  通過位於班加西的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Agoco),利比亞東部應該會率先恢復生產。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數月前與卡扎菲控制的國家石油公司(National Oil Company)切斷了聯繫,憑借包括利比亞最大油田薩里爾(Sarir)在內的東部各油田,其日產量最終可恢復至44萬桶。
 
  在戰爭早些時候,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曾短暫地出口過石油,但在卡扎菲部隊進攻油田後被迫中斷。從那時起,反對派國家過渡委員會(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一直在組建一支部隊保護油田,使修復工作得以進行。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相信,修復工作能在兩到三周內完成;利用一條橫跨利比亞東部沙漠的500千米長輸油管,生產可能很快恢復。

  其它地區的前景更加不可預測,因為石油公司還未能對設施損壞作出評估。外國石油公司高管們做出了樂觀的預測,表示它們可以在年底前恢復生產。最樂觀的公司包括利比亞第二大外國石油公司西班牙雷普索爾YPF(Repsol YPF),以及德國巴斯夫(BASF)旗下的溫特沙爾公司(Wintershall)。雷普索爾首席運營官米格爾•馬丁內斯(Miguel Martínez)上個月向分析師們表示,該公司經營的日產量35萬桶的油田可能在戰爭結束後4周內恢復供應。
 
  意大利埃尼集團(ENI)的離岸油田可能也以相對較快的速度恢復生產。油田所在地區被稱為佩拉傑(Pelagian)盆地,位於的黎波里以北100公里的地中海上。
 
  一直由卡扎菲控制的錫爾特盆地中部油田前景則要黯淡得多,石油行業咨詢顧問們警告稱,該地區可能需要展開大規模和長期的修復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