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蔡英文政治性格的觀察與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9 00:33:11  


蔡英文選擇民進黨,是其政治性格的必然。
 
  閱讀與人文精髓的沁潤,使蔡英文有了學者氣質。這樣的氣質,與民進黨內絕大多數靠街頭抗爭、選戰起家的草莽型人物大相徑庭;這樣氣質的黨主席,也就當然能夠鮮明的標識出民進黨的新形象,讓民眾甚至藍營的政治人物都對未來的民進黨以及國、民兩黨的互動有新的想像和期待。也因為受到這樣的人文沁潤,蔡英文有自己的思想、主見,獨立性強,自主性高,對自己認定的原則立場相當堅持,從而展現出相當程度的抗壓性和自信。如她不喜歡華而不實、徒有其表的事情,因此,在穿著上她自有一套。儘管在英國期間同學們取笑她是“這個教室穿得最爛的人”之一,但是她說“我不在意”,她在意的是穿著是否舒適,是衣服質感而不是樣式,於是她的打扮永遠是各色套裝,有時則將外套改線衫;至於色系更是一成不變的藍色及卡其色。也因此,她在“陸委會”主委任內對扁“接受九二共識”的說法打回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先是對長官蘇貞昌的中小企業減稅政策極力反對,並迫使蘇放棄,繼而不惜以”抗稅”說抵制扁的老農津貼調整,此外,她是首位婉拒陳水扁贈勳的卸任官員,也是民進黨惟一一個雖被點名卻不願參與“公投辯論”的官員,因為她認為這毫無意義,辯不辯都要做的事,何必表演讓人看熱鬧?(《中時晚報》2004年2月21日《輸贏都要做不蹚混水蔡英文有理》)等等這般,都可以看到蔡英文外柔內剛、綿藏針的性格元素。

  (二)家庭親日親綠的政治情感以及從小的反共教育,給蔡英文的“台獨”立場與冷戰思維打下意識形態的根基。

  蔡家的政治情感,一是親日。梳理島內媒體的報導,蔡的父親年輕時就被殖民台灣的日本人選中,赴日學習飛機維修技術(鄭育容《口袋的土地多不可測》,《財訊》2009年10月5日第331期),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派往中國大陸東北地區修理日軍的飛機,後又到日本工作了一段時間,返台後就到台北經營汽車維修廠、投資房地產,曾經營餐廳、建築等事業,蔡父逐漸成為台北市的大地主,現在中山北路海霸王餐廳前身“樂馬飯店”,當年常有駐台美軍光顧,即為蔡家的產業;晶華酒店前的公園綠地,早年是一家“夢咖啡”餐廳,也是蔡家所有,後來被徵收。另外像南京東路等繁華區,蔡家也曾置產。在1960年代蔡家曾名列台北市納稅人的前10名。

  可以說,蔡家屬于日本殖民台灣時期的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一員,對日本的歷史記憶、觀感,以及對日本殖民統治的認識,與因懷有國仇家恨而奮起抗日的兩岸人民的感受和認同應該是迥異的。也許是認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淡化其家庭與侵華日軍的淵源,避免家庭背景被媒體更多的挖掘和炒作,導出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引發外界的負面觀感,經濟實力雄厚的蔡家向來“低調到不能再低調”(這使蔡英文學會了低調行事)。蔡英文父輩與日本的關係,島內民眾知之甚少。所以,蔡英文以“總統候選人”身份在2011年8月1日台“原住民日”這天,赴清流部落賽德克族拜票時,她一定沒想到,接待她並與她對談的正是參與並見證1930年爆發的台灣抗日的“霧社事件”的後代,蔡英文對該族先輩不滿日人壓迫而奮起反抗的事情無一字回應。

  親日的立場與日本文化對蔡家人的影響雖不曾見到媒體的報導,但是,蔡英文的哥哥蔡瀛南常年往返於台日之間經商,也曾留學日本。蔡英文小名取的是日本名“吉米牙”(意思是“小不點”),飲食上,在學生時代,她中午常吃的是母親做的日式飯團,成年後經常到日本休假,認同日本親台勢力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等等,蔡英文在情感上乃至政治立場上的親日是勿庸置疑的。

  二是親綠。受到日本恩澤的蔡家,對比國民黨在台的統治,對國民黨的不滿乃至反感可想而知。蔡英文父親早年常常資助黨外運動,與“台獨”人士關係深厚,“本土意識很強”。蔡父也是“李登輝的崇拜者”。據說,李登輝有次宴請蔡英文,蔡英文還提出帶著父親赴宴以了乃父見李一面的心願。蔡英文的政治認同受到家庭的影響,她念書時就常聽其父舊識黃信介述說“從事黨外運動的熱情勇敢”(《許信良:扁應認錯求人民原諒》,台《中國時報》2008年9月26日)。1984年留英回台後,蔡英文先後在政大法律系、政大法研所、東吳大學法研所任副教授、教授,教書之余先後受聘於幾家律師事務所,包括早年曾聘陳水扁為律師的聯合事務所;本土色彩濃厚、2000年大選時公開“挺扁”的萬國事務所等。從政之後,自1998年李登輝聘蔡英文為“國安會”諮詢委員,蔡英文成為李登輝身邊的重要幕僚之一。之所以給李登輝做了多年的幕僚,提出“兩國論”論述並獲李採納,卻沒有走進國民黨的體制之內,而是最終選擇成為民進黨的一員,應該是其不認同國民黨的集中表現。至今蔡英文仍是“兩國論”路線的忠實執行者,民進黨接受蔡英文的領導,也是看中了她堅定的“兩國論”立場。

  三是冷戰思維。雖然反對國民黨,但經濟實力雄厚的蔡家卻低調的讓蔡英文一直上公立學校,這使蔡英文有機會接受國民黨的反共教育,加上留學美英,親近西方,她的意識形態也有著鮮明的冷戰思維的烙印。

  (三)出身沒有名分的側室,使蔡英文性格中有突出的危機意識和潛在的攻擊性,並在從政後展露無遺。

  從蔡英文的自述中得知,其母是側室,且至今沒得到名分,這影響到蔡英文的性格和行事風格。除了從她母親身上學會了以隱忍來“成就一些事情”之外,筆者感興趣的是她的危機意識與攻擊性。

  孩童對自己的家庭與其他小朋友家庭之間的差異性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察覺不一樣,會有很強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容易產生自卑、叛逆心理;為了自我保護,還會滋生較強的攻擊性。青少年時期的蔡英文曾有過一些孤僻的傾向,雖然在她後來對童年的溫馨回憶中並沒有提到任何被小朋友譏笑的事情,但是,她年幼時對風流父親的不滿;自稱“從小就在中山北路一帶鬼混”(《小龍女蔡英文還要再修政治手腕學分》,台《中國時報》2008年8月1日);在大一、大二時還“不太理人”、開車上學獨來獨往;喜歡飆車,曾有過一路從台南快速飆車回台北收到4張道路測速照相罰單的記錄;乃至她卸任離開“陸委會”前感性地調侃自己的“緊張兮兮”與“自閉症性格”等等,都暗示著側室之家對她的負面心理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