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徽銅陵試行撤銷街道辦 全國推行尚難確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2 08:58:34  


 
  思考

  北京深圳試點都失敗“銅陵模式”中小城市易實行

  雖然認識到現行管理體制的弊端,但要向一級行政機構開刀,這讓改革者多有顧慮。

  銅官山區副區長紀希望便對記者介紹了他當時的擔心:“一個項目搞不成功,最多就是損失幾十萬塊錢,而一個體制改革失敗了,不僅是經濟損失,重者還可能造成不穩定。”

  6個街道辦的一把手如何安排?這是擺在銅官山區區委區政府面前最頭疼的問題。王綱根介紹,改革還未開始,已經有聽到風聲的街道幹部找到他,希望能調到區裡。記者了解到,銅官山區6個街道,共有196名工作人員,這些人中包含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以及聘用人員。

  但在醞釀、準備了一年多時間後,2010年7月,銅官山區還是決定在全區範圍內推行社區綜合體制改革,將6個街道全部撤銷,原有的49個社區合併成18個大社區,以減少管理層級,加強基層力量和居民自治。

  改革後,街道原有的經濟發展、城管執法等主體職能收歸區級職能部門,而社會管理、服務事務等職能全部下放到了社區。

  整合後的新社區,設置社區黨工委、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中心,前者主要承擔社區範圍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職責,社區服務中心負責對居民的事項實行“一廳式”審批和“一站式”集中辦理。居委會則還原自治功能,組織居民開展各類活動。

  為了保證改革順利進行,銅官山區定下“三不變”政策,即所有人的身份不變、職級不變、待遇不變;並實行“一刀切”的辦法,所有街道人員一律下沉到社區,不調一個人到區裡。

  為了讓街道辦人員尤其是領導起到安慰、平衡的作用,王綱根除了挨個跟6個街道的一把手談話、安撫之外,銅官山區還從區直部門下派幹部到社區,這批幹部中包括了政法委副書記、招商局副局長等不少和街道辦一把手級別相當的領導。

  有人擔心銅陵的改革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是將社區改成了一個個“小街道”。王綱根介紹,街道辦下沉都是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經濟發展、城管執法等職能都收歸區直部門,“它就是想搞行政也搞不起來”,“現在幹部都是和群眾面對面,要是他們擺架子,老百姓誰會信他這一套啊?”

  銅官山區改革成功之後,這一模式迅速被銅陵市推廣,今年7月底,隨著最後一個街道撤銷,街道辦徹底退出了銅陵市民的生活。

  在評價安徽“銅陵模式”時,民政部高官一句“街道辦的消失是趨勢”讓全國所有的街道辦都不得不顧鏡自盼。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銅陵改革之前,南京白下區以及北京、深圳等地,都曾試水撤銷街道辦,但改革均未收獲成功。就連銅官山區區委書記王綱根亦坦承:“銅陵模式”或許在中小城市更易實行。

  王綱根表示,他的終極理想是,希望將來社區居民人人都能參與社區管理、服務。這應該是我國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而對於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大城市的改革如何進行,顯然還需更多有智慧的城市管理者探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