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立法遭受司法質疑。“9?11”恐怖事件發生後,美國加強了對邊境、交通、航空器和簽證核發的管理和監督,加強了對美國境內各類合法和非法移民的監控,整體上收緊了美國對世界開放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明確而實用的反恐立法。特別是2001年10月通過的《愛國法》一度以“愛國反恐”的名義侵蝕公民權利,允許政府未經司法機關審查對特定公民進行秘密監視(sneakandpeek),引起整個社會的激烈爭論,許多地區法庭宣布這些“秘密監視”的“愛國條款”違憲,有8個州和近400個城市通過自己的法令譴責《愛國法案》侵犯人權,民意調查也顯示美國公民對《愛國法案》的支持連年下降。2006年3月美國兩院更新《愛國法案》時,只好順應民意不再更新其中最有爭議的部分。
反恐機制仍然漏洞百出。在推進反恐立法的同時,美國注重全面整合其政治、經濟、軍事、情報、信息、金融和法律等力量,建立起了以美國國土安全部為中心的環狀保護網,構成本土縱深防禦體系和反恐運行機制。國土安全部成立後,美國的安全檢查和部門協調有明顯增強。當然,統一以後的國土安全部仍然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內部20多個部門的協調問題,融合不同的組織文化的消化問題以及官僚機構內部的紛爭等。特別是重組將海岸警衛隊等軍方機構參與國土防禦,如何協調內閣機構和軍方的關係,持續加強本土反恐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顯然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反恐預算正在拖垮財政。“9 11”事件發生後,為全力打擊恐怖主義,美國加大了對反恐鬥爭的預算,一次性撥款250億美元作為反恐專項經費。2003財年,用於反恐戰爭的軍事開支為 270億美元,用於國內安全的開支為377億美元(比2002年度195億美元增長將近一倍)。此後,隨著反恐戰爭開打,巨額反恐支出已經超過美國財政承受能力。十年反恐讓美國支付了至少 3.7萬億美元。近年來,美國國內已經大量湧動批評政府浪費反恐經費的聲音,要求縮減反恐支出,不過效果不大,美債危機已經成為制約美國國家能力的難題。
反恐預防依舊形勢嚴峻。情報失靈和忽略情報分析,成為“9 11”事件後美國輿論對情報界的批評重點,也是整個美國情報界確實存在的問題。為此,美國政府下決心對情報界進行全面和徹底的改革,調整部分現有的情報機構,並成立新的國家級情報機構。通過《情報機構改革法案》,設立一個統管全國 15個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局長職位,成立國家反恐情報中心,加強情報系統的統一領導與協調,建立全國反恐中心,加強邊境口岸安全,如增設邊境巡邏人員、加強對航空旅客行李的檢查等。儘管此次改革使得美國反恐情報能力有所提升,但幾次恐怖事件表明,美國反恐情報工作依然滯後於形勢發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