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下一代”是中國的真正優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9 18:52:18  


華碩電腦全球副總裁兼開放平台業務總部總經理許佑嘉在北京大學進行演講
  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9月27日載文《我們對中國真正需要擔心的東西》,摘要如下:

  美國決策者對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學術論文和申請的專利數量大幅增加感到擔心。他們認為,這些論文和專利將在創新領域賦予中國令人望而生畏的競爭優勢。畢竟,中國現在在學術出版物方面僅次於美國,到2015年前後,中國每年申請的專利數將超過美國。

  我們的決策者感到擔心是沒錯的,但他們搞錯了擔心的對象。

  中國的大部分學術論文要麼沒什麼意義,要麼是抄襲的。除增強民族自豪感外,它們幾乎沒什麼作用。幾乎沒有什麼創新來自政府出資的研究室。與此同時,中國的專利不是創新的指示器,而是這個國家為了向進入中國的外國公司徵稅而建起的收費亭。中國人已經學會了美國技術公司和專利投機者玩的那套把戲:利用專利向其他同行敲詐授權費。

  中國的真正優勢在於其下一代—— 從中國的頂尖學府畢業、成為企業家的學生們。這些孩子與他們的西方同齡人十分類似。他們聰明、積極、充滿抱負。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現在在政府研究室工作,領導著在行業中占支配地位的國有企業——學會了不去挑戰權威,嚴格按政府規定辦事,而新一代行事卻不受限制。他們毫不猶豫地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毫不猶豫地去冒險和抱有雄心。與他們的父母不同,這一代人有能力創新。

  過去六年我前往中國看到的創業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中國畢業生力求進入西方跨國公司。而且由於忌諱失敗且新公司不太受社會尊重,家長們都不鼓勵孩子成為企業家。再也不會這樣了。在企業家取得了成功和此前開張的技術公司賺取了巨額財富的背景下,中國的年輕人有了榜樣,而家長們對創業的接受度也逐漸變高。現在在中國——和在矽穀一樣,加入一家新公司是“時髦的事”。而中國對失敗和從頭開始的接受度也逐漸變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