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辛亥後裔:全球華人都是炎黃的子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4 09:41:58  


 
  杜南是廣東順德人,當時已有25歲,由於孫中山好學不倦,他們產生緊密的師生情誼,這對日後孫中山的革命工作有著很大影響。回到中國後,兩人依舊來往,對推翻滿清的革命思想,有著共同認識。由於清朝想要捉拿兩人,孫先生遠走世界各地,杜南則於1897年取道安南(今越南),來到了吉隆坡,靠教授外國人中文維生。

  1906年2月,孫先生在新加坡晚晴園成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同年8月7日,在吉隆坡成立分會,當時孫中山就在杜南學校召集同志,從詳商議革命大計。杜南和他的長子冠雄,三子著新(即杜志昌的父親)一同加盟。

  杜南巧妙利用職業身份在蘇丹街“大中華戲院”組織了這次演講,孫先生以“合群”為題,鼓勵華人應學螞蟻一樣群策群力,方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的政權。這次演講,給吉隆坡華人的思想上帶來很大啟發。“演講中,我的父親當起孫先生的保鏢,他和另一名孫先生擁護者鄧澤如拿著斧頭,站在孫先生的旁邊。”

  演講後,同盟會在吉隆坡生根發芽,當時就有30多人入會,孫先生親自主持加盟和宣誓儀式。

  亦詩亦樂成為一生追求

  作為辛亥先賢的後裔,杜志昌繼承了先人的品質與智慧,也顯示出多元化的才華與技能。他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專業,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在香港行醫,此後回到吉隆坡。除了行醫,他還兼有詩人的激情與音樂的想象力,亦詩亦樂,成為他一生的追求。“我送給你們一本可以當教材的書。”他把一本《唐詩宋詞英讀》交到我們的手里,這是本少見的把99首經典唐詩宋詞以同樣的音節,同樣的押韵,翻譯成英文的書!在1997年英國舉行的世界桂冠詩人大會上,他因這本書被授予傑出詩人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