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外匯儲備3.2萬億美元 占全球1/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7 09:09:28  


 
  外匯儲備能不能分? 

  無償分給民眾,會導致通貨膨脹、央行破產等嚴重後果,“花”外儲應堅持有償使用、境外使用的原則

  有人說,近年來我國香港、澳門政府常常向所有市民派發數千甚至上萬現金,俗稱“派糖”。既然我國外匯儲備太多了也不好,能不能分些給民眾?

  讓我們來推演一下假如把外匯儲備“分”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首先,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外匯儲備資產對應著等值的人民幣負債,如果分掉資產,不動負債,其結果就是央行資不抵債,陷入破產境地。其次,假如老百姓“分”到了外匯儲備,他只能將這些外匯換成人民幣才能在國內花,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人民幣的“二次投放”:當其將外匯賣給銀行時,會形成一次投放,而這些外匯被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賣掉、最終被央行收購時,會形成二次投放。“二次投放”的後果就是濫發人民幣,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後果。

  “港澳地區政府用來‘派糖’的錢來自財政盈餘,這是政府的淨資產,可以用來分配。事實上,儘管香港外匯儲備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卻沒有拿來進行過所謂‘派糖’”,趙慶明說。

  還有人說,外匯儲備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如果直接分給民眾不合適,是否可以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以充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國外利用外匯儲備建立主權養老基金的方式已存在幾十年,如挪威1990年建立的“政府全球養老基金”。

  應當說,無償剝離外匯儲備充實社保體系,其性質同無償分給民眾一樣,會造成不良後果。“不過,倒是可以考慮由財政發債的方式來購買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丁志傑說。

  事實上,我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是上繳財政的,這筆錢可以用於包括社保在內的各種用途。曾任國務院總理的朱熔基在新近出版的《朱熔基講話實錄》中披露:“去年(指2002年)國家財政很困難,財政部早已做好收支平衡,快到年底時,突然蹦出來一筆收入,有407億元,主要就是外匯儲備的收益。我決定這筆錢先不要用了,把它全部撥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趙慶明說,世界上外匯儲備主要有兩種形成方式:一種是像我國那樣,由央行投放人民幣購入外匯形成外儲;另一種是財政出資形成外儲,其中日本等國家由財政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形成外儲,挪威、新加坡等國家則由財政用淨盈餘購買外匯形成外儲。“只有挪威、新加坡模式才能免費使用外儲,因為這是財政淨盈餘買來的,不對應負債。日本模式由於外儲對應著負債,也不能免費使用。”

  說到這裡,“花”我國外匯儲備的兩大原則也就明朗了:一是有償使用;一是境外使用,在境內“花”會導致人民幣“二次投放”。

  專家認為,應當積極探索利用外儲支持國內經濟發展的方式,比如進口國內緊缺的能源、資源,形成能源、資源儲備,再如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等。

  也有專家提出了大膽的思路。“外匯儲備原則上不能無償使用,但由於央行發行的貨幣流通時,有很大一部分沉澱下來,不存在償付壓力,拿出資產方即外匯儲備的一部分,用於支持國內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不會帶來太大的風險。未來可在這方面作些嘗試”,丁志傑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