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ECFA效益有多大?台灣學者激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8 16:11:40  


童振源認為ECFA的預期效益並沒有出現。(中評社 蘇芳禾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8日電(記者 蘇芳禾)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童振源今天在一場研討會中提出數據表示,ECFA對台灣並沒有如預期發揮效益,馬政府過度樂觀。但政治大學國發所副教授、海基會顧問杜震華則表示不同意見,他認為,ECFA只是架構協議,並不是完整、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並不能從這邊看ECFA的效果。

  台日論壇“美國重返亞洲後的東亞局勢與兩岸關係研討會”今天在台北君悅飯店舉行,學者對ECFA對台灣的效益提出不同看法。

  童振源今天下午在研討會上指出,ECFA並沒有化解台灣被排除在東亞經濟整合協定之外,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正受到嚴重侵蝕。ECFA簽署之後,台灣對中國出口競爭力持續下降,台灣在中國進口市場占有率也下跌,馬政府宣稱外資將將因ECFA對台灣投資增加的預期也跳票。

  杜震華則表示,ECFA只開放了幾百項的產品,真正的產品數則有8千項以上。所以事實上要評估效果還太早,應等1至2年之後,等完整協定簽署後,再來看其效果。

  杜震華進一步表示,除了外資指標之外,台灣內部投資的提升也是評比協定效益指標之一,去年台灣本身的投資就增加了4成以上。不過他認為,台灣在與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上,準備做的不夠。
 
  曾任扁政府時期“陸委會副主委”的童振源以“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數據表示,馬政府對於ECFA效應過度樂觀,而忽略內部投資環境和國際經濟環境的改善,在馬政府執政期間,台灣吸引的外資金額比2000-2007年平均低了一半。

  童振源還說,儘管台灣和日本在今年9月22日簽署投資協定,但由於沒有近一步開放雙方產業投資,所以帶來的效果應有限。今年前8個月,日本投資台灣只有2.9億,比去年微增2.9%,可見並沒有受到ECFA激勵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