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界日報:馬弄巧成拙 和平協議一再變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9 22:06:07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8日發表社論說,或謂馬英九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話題之後,民調不漲反跌,單就選舉考量,這是失策,或謂這是短空長多,後續應可看好,若果如此,馬英九何以會不斷為此加碼和辯白,乃至會出現十項保證的提法,和平訴求竟至一再變調。若無法及時扭轉形勢,只會愈陷愈深。

  再者,這是民意對馬英九所提“兩岸和平協議”從本質上起疑,還是對馬英九設定的前提包括為此舉辦公投有意見?一個簡單的邏輯,兩岸目前處於“和平”狀態嗎?是否需要有一個更“和平”的互動環境? 

  社論說,就“兩岸和平協議”的爭議觀察,藍綠雖都宣稱不是為了選舉,但雙方攻防幾乎全是向選民訴求,這就坐實不可能和選舉無關。那麼“兩岸和平協議”在時機尚未充分成熟前,即落入選舉炒作的喧嘩聲中,又能產生什麼實質意義,也不知此一協議要解決什麼問題。

  兩岸目前已簽署了十六項協議,和“兩岸和平協議”有什麼不同?這些已經簽署在案的協議,難道沒有“和平”的意味,沒有一絲一毫的“政治”意味?兩岸未來發展,既設定了“先經後政”,但總不能長期迴避“政治”接觸。那麼“兩岸和平協議”又何其無辜? 

  社論說,姑且不論馬英九何以會提出“兩岸和平協議”;但“兩岸和平協議”的原始,應是出於2005年由連戰和胡錦濤所簽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其後又見諸馬英九的政見白皮書。這表明“兩岸和平協議”在位階和本質上都不同於此前兩岸兩會所簽的多項協議,就是要結束國共內戰以及兩岸敵對狀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