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不分區名單 綠充斥政客、藍向上提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7 11:22:38  


  中評社台北11月17日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昨天出爐,民進黨口頭上肯定,卻是語帶嘲諷,從黨主席蔡英文以降,都調侃國民黨“第一次想到”不分區名單中要有弱勢族群或團體的代表。然而,兩黨名單相比,民進黨有訕笑國民黨的理由嗎?

  聯合報報導,嚴格來論兩黨名單,都可挑出不少毛病。國民黨昨天下午公布完整名單後,民進黨馬上“人肉搜索”,傍晚就整理出一分“瑕疵表”,用來對外宣傳國民黨名單“不過爾爾”。

  民進黨六月底完成提名後飽受批評,重點不在沒有弱勢族群或團體代表,而是派系妥協、就地分贓的痕跡太明顯。更現實的是,政黨要均衡內部的“政客權力”,卻先犧牲外部的“人民權利”;而當外界批評這分名單“缺乏真正弱勢代表”時,蔡英文卻表示“並非來自社運團體代表才能體現社運的價值”,這種“政治凌駕一切”的說法,能不讓弱勢族群或團體感到失望?

  民進黨號稱“清新形象”的黨主席,卻提出一份暮氣沉沉的名單。若說國民黨的名單有多麼好,恐怕也未必。但相對於民進黨名單的乏善可陳,國民黨光是讓形象清新者露臉,就已大大加分。

  相對民進黨的“政治老面孔”,國民黨的安全名單“政治素人”幾乎一半,這是非常有針對性的策略性選擇。對比兩分名單,王育敏對的是柯建銘,楊玉欣對的是李應元,陳碧涵對的是余天,再“無感”的民眾,應該也變得“有感”了。

  國民黨過去也是將不分區當成“疏洪道”,是與派系妥協的工具,但這次改變作法,與其說國民黨比民進黨更重視弱勢與專業,不如說是國民黨記取了民進黨的教訓,見到民進黨因不分區名單受傷,國民黨才改弦更張。

  蔡英文曾自誇不分區提名是“最好的名單”,等到被罵翻後,才改口說是“局限範圍內”最好的名單。反之,國民黨不被看好,卻反而贏得掌聲。

  不分區“立委”提名從“比爛”到“比好”,真正影響社會觀感的,應是一個黨在提名過程“向下沉淪”,而另一個黨在同件事情“向上提升”吧。社會評價如此,蔡英文還能自我感覺良好,不趕快亡羊補牢嗎?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