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鎮埔透露:扁執政最機密軍演也擬告知對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7 15:36:27  


  中評社台北12月7日電/以無黨籍參選“立委”的前陸軍司令胡鎮埔下午發表軍旅生涯回憶錄,曾主管台灣全軍作戰、軍政的他,在書中披露,軍隊早在李登輝執政時就曾研究過兩岸互信機制,但兩岸政治沒互信,沒條件談,純粹只是研究,但台軍卻在民進黨執政指導下,研究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諸多具體措施,不但要兩岸國防人員互訪、合作研究,連我最機密的潛艦水下演訓,軍方也擬鬆手要與中共談相互開放,由參與操演的水面艦依照國際信號代碼,標定適當水域,告知共軍我操演潛艦的深度與航向,達到互信目標。胡強調,當時“台方對軍事互信機制早有所準備”。

  聯合晚報報道,胡鎮埔發表“俯仰之間,無悔,有願”回憶錄,書中詳述其歷任“國防部”陸軍常務次長任內與聞機要的內容,包括台軍曾為保釣運動進行護航的決策過程,都加以披露;其中描寫首度政黨輪替後,民進黨以兩岸和平,要求軍方內部運作兩岸軍事互信的內容,等於一度為民進黨作好在政治談判後,與中國大陸進行軍事談判的準備。但他說,若兩岸政治上沒有互信基礎,軍事互信就完全不用談。

  胡鎮埔說,他在1995年、1999年間主管“國防部”作戰業務任內(國民黨執政時代),就奉令研究過金馬撤軍;湯曜明任參謀總長時代,則因涉及美方,奉其令研究兩岸軍事互信問題。

  但胡鎮埔指出,民進黨政府在2004年說要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還要進一步發展兩岸和平綱領,“國防部”因此首度成立政策指導委員會,由當時“國防部長”李傑主持,區分成軍政、軍備與軍令3組。任陸軍常次的他擔任軍政組副召集人,納編國防大學教官研究中止兩岸敵對關係。“國防部”針對推動兩岸互信機制,訂了近程“互通善意,存異求同”、中程“建立規範,穩固互信”與遠程“終止敵對、確保和平”3階段目標。

  胡鎮埔說,當時近程目標不但將推動兩岸國防人員合作研究、意見交換與互訪觀摩,作為落實手段。中程階段內容也列出兩岸共同簽署包括防止危險軍事活動協定,軍機與軍艦的空中、海上“遭遇行為準則”、台海中線東西區軍事信任協定等。

  胡鎮埔說,“國防部”擬定的遭遇行為準則,除兩岸航空器與船舶不得對他方航空器與船舶進行雷達鎖定、追瞄等模擬攻擊或電子干擾、不得對他方航空器發射任何物體與夜航全程開啟敵我識別器外,連兩岸潛艦進行操演時,“國防部”也訂出參與的水面艦也必須依照國際信號代碼,標定適當水域。遠程目標還要兩岸共同發佈緊急安全程序,避免意外事件導致局勢升高失控。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