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盟修約難解歐債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8 09:59:14  


 
  修約恐陷“買賬難”

  法德表示,歐盟成員國和歐元區國家都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簽署修約計劃,並特別提出,將會給英國自主選擇權。但是,目前只有丹麥等少數國家對法德的建議明確表示贊成。

  英國首相卡梅倫明確表示,英國不贊成修改歐盟條約,如果要對歐盟條約進行修改,英國政府將保護並加強英國利益。芬蘭表示會部分拒絕德國和法國提出的有關解決歐債危機的建議。瑞典和比利時對修約也持反對態度。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賴因費爾特表示更希望在不修改歐盟條約的情況下化解歐債危機。波蘭和意大利等國家則擔心,法德的修約建議會加深歐盟內部隔閡,拉大歐元區和非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距離。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法德的建議也表現出了謹慎的態度。該組織總裁拉加德在對該提議表示歡迎的同時,稱提議本身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仍需要採取更多行動。

  張迎紅認為,修改條約涉及到各國福利政策和財政支出的重新安排,尤其會對民生和政府支持率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很多國家會對這一提議保持謹慎,各國達成一致的阻力很大。

  劉作奎表示,歐債危機本質上是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自身面臨的重重困難使得歐洲各國對改革保持謹慎:財政狀況相對較好的國家如荷蘭、比利時,不會輕易交出財政自主權;契約式的高福利政策占據了大部分的財政支出,使政府陷入無錢可用的境地;政治精英和民眾的分歧,使得政府改革舉步維艱,人們對歐盟和歐洲一體化漸漸失去了信心,而信心恰是市場最需要的。

  歐債危機不是末日

  儘管改革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歐元區國家也意識到歐元區解體的成本太高,因此,各國不會坐視這一局面的到來。一體化是迎難而上的事業,危機可能會對歐洲一體化產生倒逼的促進作用。從歷史上來看,危機和困難往往成為歐洲一體化向前推進的契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