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應變無方 歐元區陷崩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8 09:08:49  


歐洲央行與歐元區領袖再不趕快大刀闊斧提出強有力措施,歐元區崩解的大災難就要降臨了。
  中評社台北12月8日電/歐債危機正越演越烈。從財政問題演變為政治危機,迄今已有八個國家變天,各界關注八日將舉行的歐洲央行決策會議、九日將舉行的歐盟高峰會,如果德、法等國未能提出有效對策以化解危機,歐元區可能陷入崩解危機,進一步危及全球金融體系,後果將比三年前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金融海嘯還要嚴重。 

  中國時報社論說,近期《經濟學人》指出,歐洲央行與歐元區領袖再不趕快大刀闊斧提出強有力措施,歐元區崩解的大災難就要降臨了。這段期間,市場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某大銀行倒閉,或某國家因公債無人問津而財政破產,最後被迫退出歐元區。尤其,明年一月底前,意大利必須籌措三百億歐元公債,如果屆時市場反應冷淡,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將面臨破產危機。 

  這次歐債危機赤裸裸反映出歐洲領導人先是誤判形勢,接著又錯失良機,導致情勢進一步惡化。如今新一波歐債海嘯警報已經響了,歐洲許多銀行因手中持有大量公債價值減損,在市場上拆借面臨困難,而債信出問題的國家如希臘已面臨嚴重資金外流,不論企業或個人均悄悄把錢搬到較穩健的國家如德國,情況若無法改善,再大的銀行也撐不了多久。 

  歐債危機若導致歐元區崩潰,與三年前金融海嘯有何不同?首先,三年前是大型投資銀行破產,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瀕臨崩潰,美、歐政府被迫對金融機構紓困;這回政府成了被紓困對象,進而拖累銀行,但經濟實力佳的德國對於紓困缺乏財政紀律的國家卻退避三舍。其次,三年前,儘管無人預料金融海嘯如此凶猛,但美國政府適時採取必要措施穩住情勢,這回歐元區卻陷入政治癱瘓,未能及時提出因應對策,反而使問題惡化。第三,美元即使走弱,在危急時仍是全球資金的避風港,這回歐債危機,卻使得歐元的存續成了大問號。 

  針對新一波歐債海嘯,金融家索羅斯數次警告說:“全球金融體系瀕臨崩潰邊緣,將引發大災難。”聯合國日前大幅下修明年各國經濟成長率預測並警告:“世界經濟徘徊在另一波重大衰退邊緣,如果歐債情勢不樂觀,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僅有○.五%。”此外,在歐美需求減緩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受到衝擊,官方最新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十一月跌落至四十九,為上一波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房地產與出口部門首當期衝。 

  社論認為,歐、美、中等三大經濟體無論是陷入衰退或成長趨緩,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所帶來的衝擊肯定非常大。台“主計處”已預測明年台灣出口成長率將腰斬,如果歐債問題未能適時止血,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想“保四”都成問題。面對新一波歐債海嘯的衝擊,我們當然需要有經驗的舵手,以穩健的政策帶領民眾安度危機。 

  日前“總統”大選辯論會中,三黨候選人都未針對新一波歐債危機因應對策提出具體說明。例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指出,未來四年要把赤字減半,同時要投入千億元基金,創造台灣在地經濟動能;一面砍赤字,另一面擴大內需,兩者前後矛盾。其次,蔡英文強調要砍赤字,不過,老農津貼加碼千元案是民進黨帶頭喊,在選票壓力下,理想與現實又是南轅北轍。馬英九強調政府已擬定七策略、十焦點,以後每周開會,天天都會盯;不過,這些方案包括擴大臨時工作津貼、節能家電補助等多為既定政策的延伸,成效如何仍有待檢驗。 

  歐債危機發展至難以收拾的局面,問題出在許多國家平時缺乏財政紀律、政府揮霍無度、民間逃漏稅嚴重,金融海嘯一來又大舉擴張財政,最後不僅政府垮台,還拖累整個歐元區、甚至引發新一波海嘯。歐債危機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國家領導人若事前無法有效控制國家債務,事後又拿不出對策因應,最後會把國家帶向毀滅的邊緣。

  近年台灣舉債餘額大幅攀升,已瀕臨法定上限,因應新一波歐債海嘯衝擊,明年新當選的領導人,的確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